十六载匠心筑梦环卫事业 在北京环卫系统中,有这样一位守护者,他以十六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默默守护着一方碧水。他,就是张浩,北京环卫集团环丰公司运行四班班长,一位从普通农民工成长为行业标杆的励志典范。张浩多次参与并主导完成渗沥液处理系统电气规范化改造、工艺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升级等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和项目达10余项。2021年,张浩所带领的班组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22年获“北京市安全应急技术标兵”和“北京市职工高级职业技术能手”称号。2024年获“首都劳动奖章”称号。2025年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勤学不辍农民工变身技术尖兵200 特别报道 2025年06月20日 1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筑牢“生命之源”的科技防线 在保障首都供水安全的科研战场上,有这样一位执着的坚守者,她二十余年如一日地钻研与奉献,为北京的“生命之源”筑牢科技防线。她,就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技术研究院的技术带头人李礼,今年她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走进郭公庄水厂的中控室,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机加池的运行数据。李礼轻点屏幕,一组污泥沉降速度的曲线跃然眼前,说道:“现在每十分钟就能自动生成一次数据,比人工采集效率提高了六倍。”自投身自来水集团科研和生产技术一线以来,李礼深度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水专项研究,勇挑《南水北调京津受水区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研 特别报道 2025年06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创新增效推动铁路施工建设 扎根铁路建设一线16年,王足刚先后参建石家庄货迁、京石客专、津保、津兴城际、京唐城际、京滨城际、雄忻高铁等国家重点铁路工程建设,通过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多条重要铁路干线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助力“轨道上的京津冀”让更多民众的幸福生活驶上快车道。王足刚现任中铁六局丰桥公司石家庄项目部副经理、安全总监,2023年以产业工人身份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用精益求精成就高质工程从2008年实习踏入铁路一线算起,王足刚已在铁路一线扎根十六年,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铁路施工的能工巧匠。王足刚参加工作的 特别报道 2025年06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58 浏览
脚步丈量征程 信念催生行动 白青林是京投轨道运营公司安全总监,同时担任供电机电部经理、党支部书记。他曾荣获“2017-2020年北京市交通行业先进个人”称号,带领部门先后荣获“北京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荣誉称号。今年,他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初心如磐书写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新篇章供电机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遍布线路的各个车站、区间和车辆段,犹如轨道交通的“心脏”和“血液”,为运输服务提供动力源泉,是安全运营的基础和保障。为提高供电机电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白青林一方面组织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团队应急响应 特别报道 2025年06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在数字浪潮中奋楫扬帆 2020年3月,怀揣着对数字政务的热忱,霍祝云加入市属国有信息化骨干企业首都信息所属的首都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软件服务中心经理。“全心投入到首都智慧城市建设中,为政府数字化转型奉献科技力量”,成为这位资深工程师的夙愿。今年,霍祝云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在霍祝云的勤耕细作下,他主导完成重大办公系统建设、市机关服务平台开发,同时推进首信通、红藤等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值得一提的是,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上,霍祝云带领团队倾心打造的“红藤”办公平台产品脱颖而出,荣获大赛生态创新奖,成为智慧政务办公领域国产化科技创新的 特别报道 2025年06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81 浏览
维修一线诠释工匠担当 在汽车维修领域,有这样一位“硬核”技术专家。他扎根基层21年,从学徒工成长为行业标杆,他用创新破解技术难题,以传承培育匠心力量,更在国家重大任务中彰显担当。他就是北京市劳动模范、祥龙博瑞集团六分公司三元桥丰田技术总监唐宏超。从学徒到冠军用奋斗丈量成长之路作为一汽丰田认证的高级诊断技师,唐宏超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先后荣获一汽丰田全国维修技能大赛总冠军、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首都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自进入汽修行业,唐宏超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强烈渴望,通过努力学习和刻苦钻研,掌握了扎实的维修技能。在工作中,唐宏超积极开展技 特别报道 2025年06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绘洁净“画卷” 北京环卫集团北京机扫公司环路运营中心党支部副书记、经理李彬2010年投身环卫行业,以青春与热爱书写担当,成为新时代环卫行业的“先锋旗手”。他曾荣获首都劳动奖章,所带领的团队在首都冬奥会城市运行和环境建设管理“两美两星”评选中荣获“最美城市运行团队”称号。2025年,李彬获评北京市劳动模范。在长安街、二环至四环路等重要道路和重点区域,常常能看到李彬忙碌的身影。在奥园地区工作时,他依据作业网格调整党员骨干的路段分配,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渗透到每一个“细胞”作业单元,奥园环境整洁有了坚实保障。到环路运营中心工作后,他抓班子、带 特别报道 2025年06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43 浏览
“侠肝义胆”除病痛 每天早上七点半,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冷建军都会准时来到住院楼查房。观察患者面色和精神状态并询问病人感受,冷建军总是以微笑贯穿全程。在冷建军看来,患者心理压力巨大,更需要医者给他们信心和希望,微笑恰恰是最好的精神安慰。“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敢治别人治不好的病。”这是我国肝胆外科创始人、“胆道外科之父”黄志强院士提出的理念。经过两代传承,在冷建军身上得到新的诠释,冷建军作为董家鸿院士,同时也是黄志强院士嫡传弟子的得意门生,他常说:“手术刀落下时,要预见患者十年后的生活图景。”对于自己从事医学行业缘由,冷建军坦言, 特别报道 2025年06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41 浏览
匠心倾注中药炮制技艺 在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药材前处理车间,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苦涩与清香。吕建媛俯身查看发酵中的六神曲,指尖轻触药材,感受着温度与湿度的细微变化。这是她工作的第27个年头,也是她将青春与热忱悉数倾注中药炮制技艺的第27年。从青涩学徒到北京市级工作室负责人,从包装工到技艺精湛的“老师傅”,她的人生轨迹与中药炮制的炉火相伴,于细腻繁杂的工序里沉淀出对传统技艺的深刻领悟,也在四季更迭、药材轮转间演绎着“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一古训的生动内涵。从“枯燥”到热爱一剂药材的启蒙1995年,带着一份对医药行业的懵懂期许,吕建媛考 特别报道 2025年06月10日 1 点赞 0 评论 71 浏览
燃气卫士 每天清晨八点,位于大兴区的北京燃气集团第四分公司采育镇燃气服务中心都要准时进入晨会时间,接受服务中心主任纪良柱布置当日任务。这位退伍军人出身的燃气人,七年间完成从技术新人到劳模工匠的蜕变,用脚步丈量出12个村庄的安全防线,守护着采育镇2万多名用户的蓝色火焰。勤学苦练匠心铸就专业2017年秋,脱下军装的纪良柱初次接触燃气计量装置时,遭遇了转业后的首次“战役”。面对复杂的燃气管网系统,他将军人的韧劲化为学习动力,利用空闲时间收集、整理历年比赛资料,分析历年比赛题目及解题思路,为后期训练指明方向。他积极参加分公司组织开展的各 特别报道 2025年06月10日 9 点赞 0 评论 19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