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绘就创新答卷 在北京化工集团华腾新材公司的实验室里,总工程师崔正常常在实验装置前驻足,玻璃视镜后,高分子材料正在发生奇妙的分子重组。这一幕,她看了15年,从青涩的“北化新人”到带领团队突破多项行业技术瓶颈的北京市劳动模范,这位与“北京化工”有着不解之缘的科研工作者,始终以使命为锚、以热爱为翼,在化工材料领域书写着属于劳动者的创新答卷。15年的“成长闭环”“大学教我怎么‘想’,企业教我怎么‘做’。”2010年,刚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的崔正,带着对高分子材料的好奇走进北京化工集团,开启了一场命中注定的职业邂逅。初入职场时,崔正从政策研究、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三强”砺初心 琉璃厂古文化街的青砖灰瓦间,既沉淀着历史底蕴,也跃动着现代金融的活力。在这里,北京银行琉璃厂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李洋,早已成为街坊邻居和企业商户熟悉和信赖的朋友。作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他扎根这片老街,在平凡岗位上“绣”出金融服务的点滴,成为北京银行“党建强、业务强、风控强”的鲜活注脚。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作为党支部书记,李洋常说:“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是能帮企业解困、给百姓送暖的真办法。”在李洋的带领下,琉璃厂支行党支部把红色教育作为筑牢信仰之基的关键。他们与牛街派出所共学“枫桥经验”,为警娃图书角捐赠图书传递金融温情;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21日 1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供应链间的“铿锵玫瑰” 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作态度,在食材供应链的赛道上跑出了属于女性的加速度,让“责任”与“专业”成为最亮眼的勋章。她就是首农食品集团南郊农场五环顺通供应链公司(以下简称“五环顺通”)销售部部长周娜。以专业服务赢得客户信赖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库房外的物流车上,周娜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穿梭在货架间,仔细查验每一批即将配送的食材。作为销售部部长,周娜深知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峪口山庄平谷地区某项目,是销售部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启动初期,由于项目经理和采购人员对客户需求把握不准,货品退换货频繁,客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永定河畔的“安全守护者” 永定河的波光里,映照着一位水利人的身影。15载春秋,他扎根安全生产一线,以专业筑牢防线,在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中交上“零事故”答卷;他带领团队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冲锋在前,于防汛抗洪时昼夜奋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的初心。他,就是永定河流域公司安全环保监督部副部长刘勃。笃行不怠的“奋斗者”永定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后,刘勃全身心投入其中。他抓住一切学习机会,深入研究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积极参与各类培训与交流活动。面对复杂的安全生产环境,他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传统安全管理效率低、隐患整改滞后的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高效守护出行温度 “您好,这里是一卡通公司,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走进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卡通公司”)接诉即办调度中心,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与工作人员温润专业的应答声交织成网。这里是首都公共交通支付服务的“神经末梢”,更是连接千万市民出行的“暖心线”。作为2025年北京市模范集体,这支团队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力求满意、暖心服务”为行动指南,用“秒级响应、毫米级精度”的服务标准,筑牢市民出行无忧的坚实后盾,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书写着“民生服务无小事”的首都温度。机制驱动打造高效“服务引擎”在首都庞大的公共服务响应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43 浏览
擎起副中心的“文化脊梁” 隆冬时节,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内暖意融融,市民们流连于知识的海洋、艺术的殿堂和历史的回廊。这片如今人气爆棚的“城市会客厅”,背后凝聚着一支“铁军”五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近日,主导这片文化地标从蓝图变为现实的北投集团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现为六环高线公园项目部),被授予“北京市模范集体”称号。强力统筹超前完成任务时间拨回2019年深秋。三大建筑项目在副中心沃土上打下第一根桩基,北投项目部团队深深感受到肩上担子的分量。“这不仅是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全国文化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七万平方米的洁净背后 北京环卫集团通州京环公司行政办公区环境服务中心清扫一班组,肩负着市委院区及其周边道路环卫保障的重任,作业区域超7万平方米,涵盖清扫保洁、公共设施清擦、道路卫生保障等多项工作。多年来,这支肩负政务核心区环卫保障的队伍,用“五感服务”的温度与智能作业的精度,把平凡的清扫工作,做成了城市文明的脸面。政务区里的“细节控”为保障行政办公区内各类会议及活动的顺利举行,清扫一班组每日执行高频次巡回保洁模式。道路清扫、冲刷,垃圾清运、捡拾,果皮箱清掏、清擦,雨水口清理,足球场、篮球场等场地的常态化清洁与维护,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力求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破局者的答卷 有这样一支团队:8个人,平均年龄41岁,用8年时间走完了从“传统出租”到“资产运营”的跨越之路。北京首农发展有限公司招商运营部,这支被授予“北京市模范集体”的队伍,如同一艘破浪前行的航船,在资产盘活、品牌建设、合规运营等领域屡创佳绩,成为国企资产经营管理的生动样本。从“0”到“1”的逆袭2016年春,京粮大厦的办公室内,键盘敲击声与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面对出租率骤降至60%的困境,新组建的招商运营部正与时间赛跑。新组建的招商小组共4名青年职工,他们白天奔波于CBD商圈考察标杆项目,晚上在办公室梳理制度框架。他们从陌生拜访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运动”起来的机器人 8月14日开幕的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数百台造型各异的机器人集中亮相,它们中既有善于跑跳,甚至腾跃翻身的机械健将,也有伴随歌曲翩翩起舞的钢铁舞者,更有如丝般顺滑铺床单和精准拿取药品的机器服务生。本届运动会涵盖了田径、足球、自由体操、自由搏击、工业场景物料搬运等多样化展示场景。参赛的机器人中,最矮机器人约1米高,最高机器人达到了1.8米,与成年男性身高相当。其重量也从30公斤到220公斤不等,轮式、双足式、单臂类机器人种类丰富;同时,年龄最小参赛操作手仅十几岁,最大的操作手近60岁,充分显示了运动会的广泛性和包容性。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15日 1 点赞 0 评论 113 浏览
走!到机器人体验店感受智能生活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举办期间,主办场地国家速滑馆的南广场上,一间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房子顶部,首程机器人科技体验店的名字吸引了许多观赛市民。家住东城区的周先生走进体验店,便被眼前的一个与真人近乎没有分别的机器人吸引住了。站在机器人旁立着的屏幕前,仅用了1秒钟,周先生的面部就精确锁定,且被一张白色的网格覆盖,随着周先生的嘴唇开合,对面的机器人脸部也跟着做起同样的动作。这台机器人便是由首程控股投资的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仿生机器人头——“小诺”。和“小诺”一起在这里展出的还有首程控股投资与合作的50余家企业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15日 1 点赞 0 评论 7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