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昼攀云峰 山水之间读史书,自然之中阅人世。读过《望岳》的人,很难不对泰山侧目。一个周末清晨,兴之所至,泰山近在眼前,仅需抬步向前,我也就成为“会当凌绝顶”中的一位。“天下第一山”的刻字被晨光镀了金边,恍惚间似见千年前那位布衣长者,正将齐鲁青未了的慨叹别在衣襟。泰山的千年门扉咫尺之间,在过去数不清的时光里,曾有千万人与我一样,站在同样的位置向上仰望,想象登顶一瞬的畅快,而过程中的一切辛劳,全是看不见的云烟。红门线是最为经典的泰山登山线,初段山路如慵懒的蛇,蜿蜒在翠屏叠嶂间。走走停停,有炽热干净的阳光,有绿意盎然的侧柏,还有清凉潇洒的风。经 艺苑 2025年08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处暑忆事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古诗句里的清冽,总让我想起姥姥家的那些清晨。那时,露水还凝在黄瓜叶尖时,鸡鸣已漫过矮墙,我趿拉着布鞋穿过菜园,草叶上的水珠便顺着鞋帮往袜筒里钻,凉丝丝的痒。蹲下去摘黄瓜,正见一滴露从叶尖滚落,在晨光里转了个透亮的圈“啪”地一声砸进土里,像怕被人撞见似的,倏地藏进泥缝。院里老槐树的蝉鸣突然“吱呀”一声,惊得我手一抖。这声音比半月前蔫了太多。那时它们能把日头从东边吵到西边,声浪裹着暑气滚成一团。如今倒像缺了油的旧轴承,转几下就得歇口气,连尾音都拖着颤。姥爷坐在竹椅上,旱烟袋“吧嗒”着火星,蒲扇摇出细碎的 艺苑 2025年08月27日 1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处暑清韵映故乡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公历8月22日至24日交节。元代吴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表示酷暑炎热的天气即将慢慢过去。故乡的处暑,宛如一场盛大而宁静的诗会,悄然奏响了秋的序曲。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那光芒不再似夏日般浓烈炽热,而是变得温和起来。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中诗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诗人描绘了处暑时节天气变化,白天的骄阳仍热情不减,但夜晚凉风习习,没有了夏日的燥热,此时,意味着天气才真正开始入秋。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 艺苑 2025年08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时光里的味道 风里的香,是时光藏的暖。“三伏光阴过,初秋宇宙新。”央视这句开场白漫过耳畔时,我才惊觉夏意已悄悄敛了踪迹——像谁无声收走了满架的蝉鸣,只留窗沿一缕清风。三伏天的热气淌过办公桌,落进那本卷了边的职工心理记录册。曾作为职工“娘家人”的企业工会主席,兼企业心理咨询师,这册子于我早已不只是工作记录,纸页的褶皱里似藏着数不清的深夜,指尖轻轻抚过,仿佛能触到那些被悄悄揉进纸里的欲言又止,每道折痕都浸着一段没说尽的故事,也浸润着我与职工们一同守过的那些细碎时光。指腹蹭过封面烫金的字,一阵花香忽然顺着风溜进窗来。那香气软得像团云,猛地就把我拽 艺苑 2025年08月27日 30 点赞 0 评论 137 浏览
纵贯西北色谱:青甘环线上的大漠孤烟与高原碧波 夜色如墨,飞机缓缓降落在敦煌机场。城市的喧嚣被抛在身后,我们驾车驶入西北的苍茫大地,在引擎的低鸣声中,开启了为期五天的青甘大环线之旅。从敦煌到西宁,这条路线宛如造物主以天地为画布,在河西走廊与青藏高原的交界处挥洒出的瑰丽长卷——鸣沙山的鎏金沙丘、翡翠湖的透碧琼波、茶卡盐湖的幻境银白、青海湖的深邃湛蓝次第铺展,色彩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晕染,交织成一首令人流连忘返的视觉史诗。高原上的风裹着细沙轻叩车窗,像西北大地低沉的絮语。在日影西斜时,我们来到了鸣沙山。当我们踩着松软的流沙攀登至峰顶时,太阳远远向我们挥手告别,天地忽然换了颜色——远 艺苑 2025年08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聊聊老北京“前三门” 说起“前三门”,可谓家喻户晓。其历史久远,可追溯至六百年前的明代初期。元大都南垣设有三座城门:中曰丽正,东曰文明,西曰顺承,整体位于今长安街南侧。古观象台最初即元大都东南角楼。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前重修紫禁城,且把大都南垣南移了800米,移至如今“前三门”一线。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开始整修京城九门,新增瓮城、箭楼、城壕、桥闸等,并于元大都土墙内侧加筑砖石。经四年工毕,南垣三门更名为正阳、崇文和宣武。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抵御蒙古人袭扰,明世宗下令在京城南面加筑一圈城墙,最终形成北京 艺苑 2025年08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41 浏览
重庆 让美好为你停留 题记:“城市的肌理,是它无声的语法;行走其间,便是解读它最深沉的格局。”二十载光阴流转,当我再次踏上重庆的土地,记忆如同泛黄的老胶片在脑海中缓缓转动。那时的山城,是梯坎上晾晒的红辣椒串,是吊脚楼里蒸腾的麻辣火锅香,是长江边摇摇晃晃的渡轮,一座被浓烈烟火气浸润的立体迷宫。梁实秋曾在北碚“雅舍”写下:“屋漏偏逢连夜雨,索性任它滴答,山城的雨自有山城的韵致。”他笔下战时文人的从容,恰如那时重庆的底色,在烟火缭绕中藏着最鲜活的生活理想。谁承想,二十年后,一场光影的盛宴将我唤回,而这一切的缘起,都要感谢好友春梅的热忱相邀,是她让我在电影 艺苑 2025年08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