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现场                         ■企业/供图

   7月9日,记者从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行业盛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获悉,随着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无人机侵限已成为铁路、机场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新型安全威胁,构建起数智安防立体防护网守护轨道安全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根据国家铁路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铁路旅客列车单日开行最大能力超1.2万列,其中高铁动车组达1万列以上。2024年中国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40.8亿人次,货物运输39.9亿吨。面对如此庞大的运输量,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铁路高效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其中,安全检测成为覆盖铁路车辆、信号系统、基础设施、沿线场站的重要工作。

  而以此产品为代表,作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产业化创新示范应用平台的中科蓝卓(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围绕打造国内首个“低空+数智交通融合创新的智慧防护平台”,依托低空技术构建起轨道安全防护的立体生态体系,成为服务铁路线网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前哨”安全屏障。

  该公司负责人禹汉文表示,“低空+数智交通安防”指将低空感知与反制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化的轨道安全管理体系深度融合,构建覆盖沿线低空与地面的立体防护体系,形成“空、天、地”的三维立体防护网络,实现智能巡检、入侵预警及数据安全协同,可同时提升安防等级和运维效率,是轨道数智安防、立体安防发展的方向。

  目前,该企业针对无人机侵限已构建“侦测-预警-处置-溯源”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本次展出的“铁路沿线无人机监视反制装备”基于TDOA频谱探测技术(不对外发射电磁信号,不影响现有列车行车安全),采用一体化工业设计及特殊的天线设计,覆盖频带宽、侦测距离远(侦测半径2至6公里)、抗干扰能力强、适合铁路沿线复杂环境应用场景快速部署。单台装备可独立发现并识别无人机,多台装备可组网实现对无人机的精准定位、轨迹跟踪与反制。

  此外,展会上“铁路哨兵”系列产品通过AI视觉分析技术,实现人员、动物、地质灾害侵限的三维实时监测,响应速度达毫秒级;“桥梁卫士”双系统可实现对限高防护架碰撞预警与超高车辆拦截的闭环管理。

  禹汉文表示,目前,“桥梁卫士”和“铁路哨兵”已经在北京市的京张线、京沪线、京九线等重要线路部署,部署后实现了零漏报、低误报,有效遏制了铁路线安全事故的发生,配合铁路公安及时制止人员侵线事件十余起,处理桥梁碰撞事件追责百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