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打造现代新国企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高度,继部署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之后,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持续深化学习,对标对表抓好贯彻落实。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新时代国企新使命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进入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除了继续发挥好贡献经济价值的作用,继续完善好提升社会福祉的作用之外,充分响应国家使命,围绕国之所需,践行国家战略,体现政治属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十分必要。我们要深入认识和理解新阶段国有企业是经济属性、社会属性、政治属性的有机结合体,所有的企业改革发展工程,都要围绕这个认知展开部署。

        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政治属性的核心体现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目标、总要求、总原则上。总目标就是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既坚定不移做大,更意志坚定地做强做优,特别要把做强放在优先位置。总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抓党建,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总要求就是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什么,党中央部署什么,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坚定地往什么方向发力,坚定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

        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要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这两个途径,充分发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作用、产业控制作用、安全支撑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地服务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维护国家战略安全。

        围绕“国之所需”聚焦用力,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鲜明取向。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从会议有关部署看,在5项重要举措中,前3项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分别对应的是“更好地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地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安全”。这要求国有企业心系“国之大者”,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坚定当好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维护安全的压舱石。

        我们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紧密结合首农食品集团实际,精准落实中央改革意图。

         二、围绕“国之所需”,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作为实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要力量,改革要从“国企思维”向“国家思维”转变,把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做国家之所需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聚焦重点攻坚,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切实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中央、北京市新一轮国企深化改革有关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发挥国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增强服务国家和首都战略功能作用要求,结合实际,首农食品集团制定了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三个明显成效”的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在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作用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取得明显成效,明确了8个方面33项改革任务。首农食品集团将锚定目标方向,准确把握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强化有效投资,坚决杜绝盲目多元化、“铺摊子”,加大“两资”“两非”退出力度,把业务增长与主业发展、现代产业链体系建设结合,与服务中央和首都的职责结合,与首都市场保供稳价的要求结合,持续优化调整业务结构,做强做优主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协同攻关体系,加快现代农业、生物育种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助力农业中关村建设。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二是完善机制体制,持续激发发展活力动力。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在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治理体系。持续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扎实推进集团总部能力建设,完善集团总部为资本中心、二级企业为利润中心、三级企业为成本核算中心的管理架构。深入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逐步构建完善企业的对标管理体系、经营分析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经理人评价体系,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把经营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落到实处,更大力度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健全更加规范高效的激励机制。

        三是牢记“国之大者”,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持续提升首农食品集团农业现代化水平,积极推进数字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食品供应根基。突出政治站位,全力推进流通中心项目建设运营,高标准做好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供应服务保障等工作,不断优化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主动融入“五子”联动,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大营养健康新产品研发上市力度,强化老字号品牌守正创新,积极参与城市更新行动,打造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潜能。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京内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

        四是坚持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切实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统筹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强化风险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深化法务、审计、纪检等多位一体的大监督格局,系统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树牢止损、止赢理念,坚持战略驱动投资原则,守住经营边界,坚决避免非相关多元化;强化业务规范,严格落实贸易“十不准”要求,做稳销售、做实利润;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强化负债约束和“两金”管控,严防债务风险。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食品安全管控,全面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三、坚持强根铸魂,持之以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从十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了系统阐述,即“十三个坚持”,我们要坚定不移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好、落实好。

        一是突出抓好政治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以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推动企业发展。

        二是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党的领导的独特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三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