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美丽北京”建设专场。“十四五”时期,“蓝天白云”续写着北京奇迹。北京市PM2.5已连续四年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截至目前,“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展顺利,预计到年底将超额完成国家要求,实现高质量收官。

  “十四五”期间,北京新增造林34.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即将突破45%。野生动物“朋友圈”也越来越热闹,从596种增至620种,生态家园愈发多彩。如今,全市已建成公园1100个,每年接待游客超5亿人次。推窗见绿,漫步入园,北京的“绿色家底”正让这座城市更宜居、更生机盎然。

  预计2025年底,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将由“十三五”末的10.55立方米降至8.4立方米以内,即1立方米水可以创造出约1200元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首位。

  2024年,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相当于近10个月都是“好天”。“差天”历年最少,重污染天数保持在个位数水平,2024年为2天,较2020年减少8天。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PM2.5浓度为2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0%,优良天数226天,同比增加18天;地表水国控断面I-Ⅲ类水体比例超过90%;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实现稳步提升。

  2024年,本市天然气消费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较“十三五”末期下降四个百分点。截至目前,本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20万辆,初步估算,年替代减少燃油使用超过100万吨。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6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0家;创建市级绿色工厂5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累计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18个。“十四五”期间对52个项目支持奖励资金8000余万元,不仅推动了企业绿色化改造提升,更通过示范引领和技术扩散,带动整个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有效提升了产业的“含绿量”。

  目前,北京交通行业新能源车保有量12.2万辆,新能源化率45%,较“十三五”末提升了25个百分点,地面公交车新能源化率已超80%,巡游出租汽车中纯电动车辆占比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