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峰(左)在工作中。

  20年来,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玉峰始终躬身于建筑业创新一线,以“科技安装”为引领,坚持推进科技创新,创新搭建了行业内领先的钢结构、金属屋面、机电、楼宇运维等四大智慧建造平台,推动公司管理效能优化、转型升级提速、履约与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公司连续多年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巩固专业优势,确立了国内屋面安装领域排头兵和北方钢构前五的地位,创新赋能推动了公司高质量发展。

   极限挑战    技术革新“急先锋”

  2014年,范玉峰受命担任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钢结构项目经理。该项目建筑面积达57万平方米,是当时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会展中心。为拓展场馆空间,项目采用“无柱设计”,屋盖承重依靠大跨度预应力梭形桁架,这对桁架安装精度提出了严格要求。范玉峰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创新研发“超大空间博览建筑钢结构施工综合技术”,成功解决了桁架就位倾覆变形难题,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公司承接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钢结构工程,范玉峰再度担任项目总指挥。该项目单榀桁架最长117米、最重540吨,为实现百米桁架精准就位,范玉峰引入业内领先的计算机控制累积滑移技术,将安装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一举创下当时“最重桁架滑移”“最快滑移安装”两大全国纪录。

  近年来,钢结构建筑跨度更大、结构更复杂、安全风险更高,传统钢结构安装技术已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作为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钢结构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范玉峰深感责任重大。他带领团队整合众多钢结构项目施工经验,开展了钢结构非原位安装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于2021年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为机场、体育场馆、展览中心等超大空间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助推行业可持续发展。

   科技赋能    智慧建造“开拓者”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建筑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建造”向“智慧建造”的深刻变革。范玉峰根据业务布局提出“数字安装”发展战略,积极拥抱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从2015年开始,他牵头开展原创技术创新,自主研发了建筑行业首个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机电数字建造管理平台、金属屋面智慧平台、智慧楼宇运维平台,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互通与智能决策,为智慧建造的落地提供了生动实践。

  其中,钢结构平台历经10年从1.0迭代升级至4.0版本,已集成BIM、互联网、物联网等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实现项目管理全过程数据分析,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北京环球影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延庆冬奥五环“海坨塔”等一大批北京市重点工程中深度应用,实现了项目智慧建造。机电数字建造管理平台,荣获首届全国企业数字化应用生态大会数字化应用典型场景奖,并在北京城市副中心C08项目等50余个项目中应用。金属屋面智慧平台,实现下料速度和精度“双翻倍”,助力北京新国展二期项目“紫金丝带”精彩亮相。创新开发楼宇智慧运维平台,为后期运维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四大平台全面提升公司设计、施工、运维技术水平,减少钢材浪费约2000吨,累计创效达5000余万元,科技进步效益达3.3%,连续4年参展服贸会、世界5G大会等国家级展会,引领了行业的“智造”进程,为首都城市建设注入了科技动能。

   智创未来    薪火相传“引路人”

  作为河北省劳动模范、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获得者,范玉峰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断完善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全力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加强科技人才储备,秉承工匠精神,勇攀行业高峰。

  范玉峰创新工作室是北京市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致力于培育优秀技术人才。该工作室已累计开展上百次线上线下“传帮带”培训,将丰富的科技创效和施工经验倾囊相授,先后培养了100多名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平均每年产生50余项技术革新。范玉峰由此获评北京示范性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在工作室的创新引领下,公司近五年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100余项奖项,受到各级政府、业主的一致赞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范玉峰将继续心怀“国之大者”,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带领公司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厚植发展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