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内景。 ■记者 董一鸣/摄
从北大红楼向西漫步几十米,穿过历史悠久的中老胡同,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以下简称“首开首院”)便映入眼帘。作为皇城景山街区片区式综合更新试点,首开首院日前正式开园。首开首院原为首开集团总部办公地,园区历经更新重塑,凭借多元文化产业生态激活区域发展动能,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产业升级与区域活力提升提供首开经验路径。
龙头企业激活区域经济
首开首院位于东城区沙滩后街22号,毗邻景山、故宫,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2021年,首开集团将总部迁出,将园区改造成为集办公、商业、公共文化、园区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目前入驻率为80%。
“园区文脉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上世纪中叶,大院为国立北京大学校舍,是当时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基于历史保护、文化传承的使命,首开首院突破传统园区发展思路,聚焦文化、金融、科技融合的龙头企业,为区域商业发展注入活力。”首开首院公司总经理孟海刚介绍。在入驻企业方面,首开首院肩负街区产业引擎核心责任,园区内现有国家医保基金监管服务龙头企业国新健康、广东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南方出版传媒北京中心;文化板块方面有开心麻花打造的景山剧场,兼具文化特色与阅读体验的首开书院·景山书社。商业配套拥有米其林级别餐饮品牌及专注精品手冲的日进咖啡。多元业态协同共生,共同构筑园区高端文化金融生态。
“很荣幸能够融入首开首院这个充满活力的生态圈。国新健康正在全力推进“AI IN ALL”战略行动,加速数智化转型。”国新健康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双方将紧抓双循环新发展机遇,在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产融结合等领域深化战略协同,在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改革创新中展现担当,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
特色文化传承百年文脉
走进修葺一新的院落,历史痕迹与现代设计交织。在首开书院·景山书社内,落地玻璃窗与原木色桌椅营造出宁静阅读氛围,书架上摆放着北京历史、京味文化等书籍。园内核心区域的“大树艺术中心”,依托百年国槐打造了灯光艺术区、阅读空间、表演场地等五大板块,成为服务园区与街区的共享空间。
开园当天,首开集团总经理李岩与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共同为“中国美术馆文创·艺树空间”揭牌。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杨雄现场发布“中国美术馆文创·艺树空间”落地首院微展馆。杨雄表示,“中国美术馆文创·艺树空间”的落成,不仅是双方携手打造“美术进社区”融合模式的重要起点,也是探索文化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的一次重要实践,将为中国美术馆服务社区高品质文化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据了解,作为国家级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携高品质艺术衍生品、文创设计精品和精选艺术图书等走进首院“艺树”微展馆,并同期举办“传移取神——中国美术馆藏画样稿精品展”,充分让艺术之美延续到产业园区。
探索“智慧街区”体系建设
随着园区开园,这座承载百年文脉的院落也面向公众开放。值得一提的是,园区新开设的景山AI食堂也同时对外服务。作为落地皇城景山“智慧街区”体系建设、服务民生的配套设施,景山AI食堂以“好吃、不贵、健康、营养”为理念,数字化烹饪,大数据定期汇总用户口味,更新菜谱,精准满足街区居民与园区职工的多元餐饮需求,让科技持续赋能园区和街区发展,将智慧化、精细化、多维度运营服务落到实处。
首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忠胜表示,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原为首开集团总部办公地,是首开集团贯彻国家战略、服务新时代首都功能、城市更新创新的实践样板。首开首院既是首都文化金融产业园区,也是首开城市更新形象样板,还是首发经济创新孵化平台。未来,集团将为园区入驻企业、品牌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园区内上下游企业技术互通、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为东城区新增高品质产业空间,为首都核心区城市更新提供更多参考路径。
秋光为证,首院落笔绘盛景。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的盛大启幕,不仅是首开集团推动区域城市更新、促进产业升级的里程碑,更是古老皇城与现代产业交融共生、焕发新活力的生动写照。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将持续践行定位目标,持续为首开集团城市更新事业注入澎湃动能,共筑时代新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