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展区内,一座融合科技感与实用性的展台格外引人注目。该展台由中铁建工集团精心打造,以“智能建造赋能好房子”为主题,全面展示了集团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取得的创新成果。观众可直观地感受到智能技术为“好房子”建设带来的深刻变革。

  展台内,中铁建工自主研发的六款覆盖多施工场景的智能建造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关注。其中,智能施工打磨打孔机器人能够对混凝土内墙面和天花板等进行多角度、多场景的无人化打磨和打孔作业,已在雄安城际站项目中成功应用;产业化抹灰机器人在长沙西站建设中表现出高效作业能力,三台机器人配合两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相当于十六名抹灰工的工作量,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室内喷涂机器人配备双喷头联动系统,喷涂高度可在0至6米范围内灵活调节,并具备自动行走与避障功能,无需外接电源的设计使得作业更加灵活高效;钢结构维护机器人专为既有线路车站改造设计,通过末端集成的激光除锈、打磨、喷漆及清理装置,实现一站式钢结构维护;钢结构无损检测机器人依托激光雷达SLAM技术实时建图,并结合AI算法规划最优检测路径,能够对屋盖焊缝等关键部位进行精准探伤,相较于传统人工检测,效率提升40%以上;此外,地基处理中的破桩头机器人可实现单人操控、精准作业,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与安全风险。

  作为智能建造的核心支撑,中铁建工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管理云平台成为展台的另一大亮点。该平台以“BIM+GIS”技术框架为核心,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借助这一平台,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查看项目进展、安全质量、物料调配等多维度数据,系统自动完成大数据分析,显著提升管理透明度和响应速度,推动项目管理实现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的关键跨越。目前,该平台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南京北站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中全面应用,为大型复杂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中铁建工的智能建造探索并未局限于施工环节,而是进一步拓展至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起覆盖广泛的城市体征监测网络。具体而言,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服务平台,可实时采集环卫、市政设施等运行数据;借助AI摄像头、智能传感器和智能工牌等设备,实现市政运维场景下人员调度与车辆管理的精细化管控。此外,中铁建工还创新推出智能洒水作业车、水域监测预警系统等实用性强的应用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智慧市政的工具矩阵。目前,这些智慧运维系统已在北京春风和院、昆明山海春风等房建项目中成功部署,为现代城市治理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中铁建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