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为老年人讲解金融服务。 ■企业/供图
金融如何更好为老年客群服务?这是银行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长者驿站”让金融服务更放心
今年70岁的张大妈是北京银行华安支行的常客,每个月5日,她都要到华安支行支取退休金,同时缴纳水费等生活费用。张大妈说:“我家就住在旁边,过来很方便。每次来都可以测量一下身高、体重、血糖和血压。”
“打造温馨、舒适、便捷的网点环境,并辅以暖心陪伴服务,让老年人在享受金融服务时感到更加安心、舒心和放心。”据北京银行华安支行厅堂服务人员介绍,支行针对老年客户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了适老服务设施实施标准,合理规划功能区域,配置适老化设施,如增加等候座椅扶手、增配座椅靠垫、老花镜、拐杖、轮椅等,满足老年客户需求。
北京银行在线下设立“长者驿站”特色服务网点,探索打造更适合长者的特色产品和增值服务体系,与网点的硬件、服务整合成四位一体的长者服务体系。
“尊爱版”手机银行 助银发客群跨越“数字鸿沟”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老年人却逐渐在数字生活中“掉了队”。调查显示,我国老年群体中还有一半人不会上网。为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时所面临的“数字鸿沟”等问题中,北京银行为老年客群推出了“尊爱版”专属手机银行APP,这款APP围绕老年客群的行为习惯和常用需求,开设账户查询、社保医保、转账汇款、投资理财、定期存款、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和话费充值8大常用功能,采用方块式大按钮、对比度高的字号,让老年客群在使用手机银行功能时更加方便、不易误触。
同时,北京银行在“尊爱版”手机银行APP里设置有“呼叫客服”悬浮按钮,便于老人操作。老年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一键呼叫客服,APP还在页面底部展示地理位置最近的网点地址,方便客户到实地网点寻求帮助。
上门服务+现场宣讲 让适老金融“走出去”
除了“迎进来”,北京银行还主动“走出去”为老年客户提供上门贴心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点赞好评。
90岁的郭大爷由于腿脚不便无法前来华安支行取款,又因遗忘密码,且他女儿常年在外地工作,放假才能回来。北京银行华安支行的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与郭大爷取得联系,主动询问是否需要上门服务。客户认可后,支行安排两名服务人员第一时间前往老人居住地,当天就为郭大爷解决了业务难题。
郭大爷和家人对北京银行提供的上门贴心服务竖起大拇指。此外,北京银行还积极深入社区,加强宣传教育预防养老诈骗。华安支行今年3月开始与什刹海街道联合举办“防诈骗讲座”,向老年人普及防范诈骗的知识和技巧,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点赞好评。
“上门服务是我们银行适老化服务内容之一,让老年客户群体感受到银行的温暖与关怀。”经开区分行有关负责人说。北京银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所有网点均安排了老年客户咨询引导服务专员,还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等各种原因无法到网点临柜办理业务的特定群体提供专人上门服务、远程视频审核等安全、便利的服务。今年以来,经开区分行已为240余名老年客户提供了上门服务,在周边10余个社区开展了金融防诈骗及反假币知识宣传。
延伸网点为老服务半径 提供暖心陪伴式养老服务
北京银行还携手合作伙伴,开展了“悠养人生·京彩重阳”敬老月活动,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服贸会、北京国际电影节、老博会等活动,充分展现北京银行养老金融服务风采。北京分行成立“京心同行”志愿服务队,围绕暖心助老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关村分行友谊支行联合北京市首家养老服务综合体——紫竹院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多期“养老学堂”为老服务活动,得到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北京银行将不断延伸网点为老服务半径,深入服务周边老年客群,以实际行动践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服务理念,助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