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左1)与团队在工作中。 ■企业/供图
在首都北京的治水版图上,有一位青年始终扎根一线,以匠心破解治水难题,用坚守守护城市水生态,用青春与汗水诠释着新时代环保人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排水集团垡头再生水厂运行班班长张玮。
以信念铸就环保铁军
初见张玮,是在垡头再生水厂的控制室里。他眼神专注地盯着监控屏幕,不时记录着各项数据。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仅是理念,更是我们环保人必须扛牢的责任。”谈及工作初心,张玮的话语坚定有力。在日常污水处理工作中,他以“三个特别”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注重技术创新,带领班组钻研新型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工艺,针对运行难题提出微创新理念,用“敢做先锋、不做过客”的闯劲突破技术瓶颈;特别严守质量底线,建立24小时水质监测体系,确保每滴出水都达到准Ⅳ类标准,用“钉钉子精神”守住环保生命线;特别重视传帮带,组建青年突击队,每年开展微比武,培养出10名一线技术骨干,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光彩”的嘱托在班组落地生根。
垡头再生水厂接管运行任务时,困难重重。在清水联动调试前夕,张玮带领班组职工每天深入10米深的池底,逐段排查池体结构,仔细检查每一处渗漏点和封堵情况。“那段时间,我们就像‘水下医生’一样,不放过任何细微隐患。”张玮回忆道。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水厂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国最大的好氧颗粒污泥绿色低碳工程成功落地,对环保行业和北京排水集团意义重大。张玮自豪地说:“这个工程创新了再生水厂‘建管一体’新模式,标志着北排自主研发技术成功落地应用,还形成了通惠河流域‘一域三厂’厂网一体联动体系,大幅改善了首都水环境质量。”
以技能雕琢环保精品
走进张玮所在的班组,浓厚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墙上张贴着“师徒成长档案”和“技能进阶路线图”,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
“集团对青年一线操作人员非常重视,从选手到教练,从职工到班长,角色的转变让我更加努力。”张玮深知技能提升的重要性,他依托市级创新工作室平台,开展班组“微比武”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班组职工操作技能水平。在制度化培训管理方面,他推行每日“15时30分”专项机制,固定时段、固定主题、固定培训人,形成标准化学习模式。“通过这些方法,人人想钻研、个个比技能,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谈及班组变化,张玮满脸欣慰。
张玮在设备安装、工艺调试中共提出几十项技改技革和精细管理措施,全力消除建设和运营之间的衔接障碍。其中,垡头厂细格栅压榨机和砂水分离器的设计缺陷问题让他印象深刻。由于场地布局紧凑、构筑物顶板承重有限,后期渣砂清理及运输困难。面对这一难题,张玮带领团队创新优化设备位置,提出渣砂集中入箱的改造方案。“一线的需求是创新的源头。新时代产业工人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敢闯‘无人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张玮说。
以梦想引领环保未来
张玮的班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奖杯和证书。2018年,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选拔赛“水处理技术赛项”中获得一等奖,之后还两次入围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项目中国集训队。
“备赛期间,每天14小时拆装设备、调节水质参数;体能、英语、心理课程轮番上阵,连吃饭都在背公式。”回忆起备赛时光,张玮历历在目。“比赛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看到了与顶尖选手的差距,更坚定了‘技能报国’的信念。”张玮说。如今,他把比赛经验转化成“移动式培训箱”,为集团培养了更多技术工人。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技术能手”“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北京市劳动模范”……这些荣誉对张玮来说,既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每枚奖章都凝结着集团的培养和团队的汗水,时刻提醒我,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服务人民的新起点。”张玮坚定地说。
如今,张玮依然坚守在治水一线,用匠心守护着首都的清波碧水。他说,将继续在岗位上深耕,把经验传给更多青年职工,带领大家成为岗位能手、行家里手,为首都污水处理环保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