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热电生产车间——热网站。 ■企业/供图
当晨曦初露,第一缕阳光轻抚石景山西麓,京能集团所属清洁能源京西热电厂区内,已是一片繁忙工作景象。集控室巨幅电子屏上跳动着实时数据:发电负荷857兆瓦、供热温度75摄氏度,环保参数全部显示为绿色。
作为北京西部能源供应的主力军,京西热电自2012年4月成立以来,便承担起了保障首都西部地区电力和热力清洁供应的重任。电厂装机容量1307兆瓦,供热能力919兆瓦,供热面积1800万平方米。近年来,京西热电载誉无数,先后获得“首都文明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今年,京西热电摘得“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桂冠。
从“髓知书屋”到“韧”文化
据京西热电党群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京西热电构建起完善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体系。由党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将文明创建纳入工作目标管理。《京西热电精神文明建设管理规定》的出台,为创建工作筑牢制度根基。通过“机制保障、上下联动、考核管控”三到位机制,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列入党委重要工作议程,党政工团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不断拓展民主管理的深度与广度。
走进荣获“全国最美职工书屋”称号的“髓知”职工书屋,220平方米的空间划分出藏书、阅览、互动等六大功能区,6500余册涵盖26个大类的书籍,从名人传记到生活百科,为职工搭建起知识的殿堂。
为丰富职工生活,企业推出“京西之声”栏目。职工们化身朗读者,用声音传递经典片段与动人故事,目前已发布21期,辐射超过3000人。同时,系列内训“微课堂”聚焦制度宣贯、政策解读与技术攻坚,11期课程累计收获近4700人次点击,成为职工成长的“移动充电站”。
步入企业文化长廊,镌刻的“韧”字浮雕格外醒目,无声诉说着企业精神密码。党群部人员介绍说:“我们以‘韧’文化为核心,秉持‘格物致知’价值观,每年举办主题展览、文创设计、摄影、征文等活动,将文化基因融入日常。这个‘韧’字,既代表着燃机叶片耐受千度高温的物理特性,也象征企业十年来攻坚克难、创新不止的精神内核。”
花园电厂四季常绿
多年来,在践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京西热电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一座花园”为目标,打造现代化花园式电厂,实现能源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厂区内大面积铺设耐寒耐旱的草坪植被,沿道路、厂房周边形成错落有致的绿色屏障。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冬日,依旧能看到针叶树挺拔的身姿。三季花期衔接有序,让职工与访客在不同季节都能邂逅自然之美。不仅如此,厂区里休闲花园、生态湿地、科普植物园等区域与工业设施巧妙融合,呈现出“厂房与绿树比肩,设备与花草共生”的和谐画面,让“工作在花园中,生活在自然里”的愿景照进现实。
走廊大屏上,员工自编自导的微电影《成长》循环播放。影片以细腻笔触,生动呈现企业从基建期的荒草地,蝶变为花园式电厂的壮阔历程,以及职工们挑战“不可能”、实现从0到1突破的奋斗故事,成为企业文化最鲜活的注脚。
2022年,企业凭借丰富的科普资源与教育实践活动,成功获批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京西热电科普体验基地”。同年,根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要求,原京西发电厂的12处历史工业建筑正式挂牌保护,企业积极投入专项资金开展修缮工作,在保留工业建筑风貌的同时,将其融入厂区整体规划,让承载城市记忆的工业遗产焕发新生。
民主管理创新显成效
在人才培养方面,京西热电创新实施了“三维导师制”培养体系,累计签订师徒协议40对,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2人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人获评“大国工匠”,2人荣获“京能榜样”称号。
在创新机制建设上,京西热电以“揭榜挂帅+协同攻关”为抓手,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3年来,连续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斩获国家级、行业及省部级以上荣誉4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85项。
在民主管理创新方面,京西热电开展了双向行驶的“直通车”活动,在民主决策、政策宣贯、建言献策、岗位建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办座谈会、设置政策宣贯专栏、建立来访接待日和董事联络员制度等,实现上级声音传下去、基层声音带上来,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及时解决职工急难愁盼事项。据悉,仅2024年就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京西热电《双向行驶“直通车”推动民主管理“形”的沟通、“情”的融合》案例入选北京市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暮色已上,京西热电静默无闻,点亮着万家灯火,服务着民生福祉。“我们每年为超200万户家庭输送清洁能源,满足20万户家庭的供热需求,承载着首都千家万户的幸福。”运行值长的话语间满是自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