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外景。                                   ■企业/供图

   近期,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正式公布2025年度“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名单,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凭借其卓越的产业集聚能力、创新生态构建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成功入选该名单,这标志着该园区正式跻身中关村特色产业园体系,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作为北京市“两区”建设重点项目及连续三年入选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的产业高地,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始终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为使命,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新材料、医疗药械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构建“办公+研发+试制”一体化产业空间,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成长服务,持续为区域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赛事为纽带     搭建创新交流平台

  “中关村特色产业园”的认定,是中关村建投公司建设运营的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园区,此前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入选。

  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依托中关村发展集团丰富的生态资源,整合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全链条服务,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拎包搞创新”的便捷体验。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一批人工智能优质企业落地,预计未来将引入超200家企业,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形成规模效应显著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9月14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北京分赛气象服务赛道决赛在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智能文创园举办。此次赛事涵盖保险风控、交通气象、海上风电、AI气候服务等多个前沿领域。来自全国的13支顶尖团队同台竞技,其中门头沟本土企业实现参赛“零的突破”,这一突破不仅是区域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缩影,更标志着区域产业生态正从“引育”走向“内生”,从“聚数”迈向“育产”。

  一直以来,以赛事为纽带,激活产业创新活力,是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的特色发展路径之一。与此同时,园区还积极举办跨界创新活动,打破行业壁垒,推动多元领域交流合作。不久前,首届易捷杯中国“智谷潮铁”铁人三项赛在园区举办,该赛事创新性将运动场景与园区载体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产城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赛事现场不仅吸引了500名专业选手与体育爱好者参与,更让即将开园的人工智能高地成为众人瞩目的“未来赛场”,尽显“科技+”生态魅力。此外,赛事现场设置的露营区、后备箱市集、餐饮服务区等80个摊位组成“赛事消费圈”,30余家商业企业联动服务,进一步展现了园区充满活力的产城融合新场景。

   生态共建    链接全球资源

  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园区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理念,积极与各方携手,拓展产业边界,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协同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入驻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遇与合作空间。

  9月12日,以“破界 协同 成长”为主题的AI PARK 2025年度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园区举办。会议现场,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与多家企业及服务机构举行集中签约仪式,合作内容涵盖产业招商、技术研发、金融服务及场景共建等多个维度。通过这些合作,园区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完善产业生态布局,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在国际化发展布局中,园区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通过举办企业路演、技术研讨等活动,吸引国际人才与创新资源汇聚。8月28日,由首尔经济振兴院、中关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全球加速Field Trip中国北京站韩国企业路演活动在园区举办。本次路演活动作为园区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实践,不仅为韩国创新项目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更推动了中韩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的技术碰撞与资源整合,为园区国际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持续创新     加速人工智能产业集聚

  优质的发展环境是企业成长的沃土。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始终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入驻企业茁壮成长,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园区企业至格科技作为国内AR衍射光波导领域的领军企业,近期亮相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其自主研发的衍射光波导产品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从荣誉认定到赛事落地,从生态合作到企业创新,从国际交流到跨界融合,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正以创新为引擎、以生态为基底,全面加速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与融合应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