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检验室工作人员合影。 ■企业/供图
在三元食品工业园,有一处牵动万千民生的“质量堡垒”——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检验室。77名检验员与精密仪器为伴,以数据为尺、以严谨为纲,为每一份样品“把脉问诊”,用看不见的坚守,筑牢首都市民“奶瓶子”的安全防线。
铸强质量守护“先锋队”
作为守护乳品安全的核心阵地,检验室始终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先锋力量。
在这里,主题党日、党课学习等定期开展,质量、安全、竞争、协作、服务、效益观念深入人心。15名党员以身作则,各项工作冲锋在前。在党建引领下,检验室构建起了一支涵盖初级工4人、中级工1人、高级工15人、技师25人、高级技师18人的高素质专业团队。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党员小李说:“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保障产品质量贡献力量。”一席话道出了团队共同的信念——以党建红引领质量红,为乳品安全筑牢根基。
打造检测创新“硬实力”
检验室的实验室里,各种精密仪器有序摆放,检验员们专注地操作着设备,进行着各项检测工作。这里,不仅是质量检测的“战场”,更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团队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检测技术上持续攻关。
在原料奶检测方面,过去,检测需耗时2天,且最多只能处理8个样品,检验室成功自主研发出一种能够快速检测有机氯残留的先进方法,检测时间大幅缩短至3小时,同时可处理的样品数量增加到12个。这一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依据食药局对乳制品质量安全抽检的严格要求,检验室自主研发出乳及乳制品硫氰酸钠检测方法,进一步完善了乳制品检测体系,为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增添了坚实砝码。检验室通过摸索样品微波消解前处理条件,将湿法消解法、干灰化法、压力罐消解法等3种方法合并成一种前处理方法,原需4人同时进行的检测项目精简到一人即可独立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检验室团队更是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创新成果,已在专业期刊发表10余篇论文,并有4项专利得到授权,让“实验室里的突破”真正变成“生产线上的效能”。
培育青春建功“生力军”
人才是质量守护的“源头活水”。为了推进人才建设,检验室建立了《阶梯式人才培养与标准化技能评定》项目,建立内部标准化技能人才评定体系,采用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阶梯式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同时,检验室秉承“走出去”与“引进来”理念,采取内培与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助力人才成长。近两年,检验室共计举办培训47次,受训人数1293人,对37人进行技能培训。
在这样的沃土上,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张双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质量协会授予“中国质量工匠”称号;孙岩在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乳品加工技能竞赛中斩获冠军;赵姗成为202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周榜人物。2024年,检验室更凭借青春活力与专业实力,获评“北京青年文明号”——一群年轻人以匠心守初心,在平凡的检测岗位上,书写着“青春护民生”的动人篇章。
未来,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检验室这支模范集体将继续以党建为魂、以技术为翼、以人才为基,守护首都市民的每一口安心,续写更多“匠心守鲜”的民生故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