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博在工作中
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运行中心输电专业领域,有这样一位90后青年——马立博。2019年,他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毕业,怀揣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与憧憬投身工作。如今,他已是工程师、北京市职工高级职业技术能手,31岁荣获首都劳动奖章,32岁获评北京市劳动模范,成为众多青年电力职工学习的楷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胆创新与敢闯敢拼的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篇章。
锐意进取 勇当输电数字化转型“排头兵”
马立博积极投身输电智能监控中心和无人机智能机库建设,从空间布局规划到功能构建完善,从流线推演到制度建设,每一个环节他都全情投入、精益求精。为推进无人机巡检业务全面开展,他带领青年员工从零基础学起,深入钻研坐标系统划分、激光点云扫描、点云数据规范化处理、数据切片上传等环节的应用。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快速掌握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协作水平。
马立博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他发现并解决了无人机巡检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套高效的工作流程,有效提升了工作质效。同时,他积极推进无人机机场跨专业应用部署工作,随队赴广东电网有限公司广州供电局、机巡作业中心,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入调研“取经”。在机巡中心体制建设、无人机机场运维经验、前沿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将所学所思融入实际工作,持续推动检修公司输变配专业无人机机场协同巡检应用部署,为输电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
挺膺担当 筑牢政治供电保障“安全网”
入职之初,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重大供电保障任务,马立博勇挑重担,肩负起智能安防设备24小时轮巡工作。输电线路保护区情况复杂,临时大型机械施工、烧荒祭祀、易漂浮物散落等情况随时可能出现,错过任何一个风险点都可能导致线路故障跳闸。马立博深知责任重大,在轮巡中格外细致认真、尽职尽责,最终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此后,在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亚冬会等重大政治保电任务中,马立博先后担任不同岗位。担任团队长时,他以身作则,对手机APP任务执行、防抖望远镜等装备的使用、现场风险点辨识与管控等全流程环节开展细致检查;担任夜班稽查人员时,他时刻保持警觉,认真检查夜班人员工作质量,反复强调夜间管控风险点;担任调度组组长时,他以历年保障日历为参考,有序布置各保障组、各外协队伍工作,创新外协队伍管理手段,开展量化评分,通过快奖快罚、现场兑现等方式调动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历次保电工作中,他的角色虽变,但担当本色始终不变,以钉钉子精神笃行不怠,圆满完成各项供电保障任务。
勇立潮头 点燃青年员工干事创业“新引擎”
马立博深知竞赛是促进专业学习、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他积极参加2024年国网无人机竞赛、2023年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巡检工比赛、2023年国网公司企业中台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竞赛、2023年北京市电力公司无人机竞赛等多项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赛场上,他敢于“拼刺刀”、亮本领,展现出绝处逢生、永不放弃、始终向前的精神风貌,在青年员工中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同时,马立博潜心钻研、大胆创新,积极寻找专业创新点、突破点,参与QC、群创、五小创新等活动,取得论文专利等多项成果,点燃了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竞赛创新之路充满荆棘与坎坷,技术难题的困扰、竞争对手的压力都未能让他退缩。他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在失败和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静下心来、沉下身去,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调整心态、再次出发。
荣誉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站在三十而立的人生新起点上,马立博深知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他凭借“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怀揣“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在首都主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他将继续书写青年一代的担当与光荣,激励更多青年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电力事业的美好未来贡献青春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