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全市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市防汛指挥部同步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京投公司防汛指挥部坚决贯彻落实市防指部署要求,第一时间传达指令、研判汛情风险、组织行动。公司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高频次动员部署防汛工作;公司系统各单位闻“汛”而动,严格落实应急响应措施,结合自身实际,主动明晰思路,拿出实招,从严从实做好防范应对,全力保障公众出行安全。

  土地开发事业部及时启动24小时防汛应急值守机制,督促下辖的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丽泽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霍营综合交通枢纽、东坝北西区、湾里等项目参建单位严格落实“零报告”与“一小时一报”制度。事业部下辖各单位闻“汛”而动、主动出击,高效落实紧急防汛期各项应急举措,及时调度应急抢险队伍、筹备防汛物资到位,扎实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实时监测现场安全状况,确保各工程项目安全度汛。

  轨道公司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召开暴雨预警紧急应对专题会,对强降雨应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公司各级领导班子22人在岗值守,80余名管理人员进驻各施工项目现场;组织全网137个标段项目经理及项目总监全员在岗值守,备勤5134人。在施370个作业面全部停工,27台盾构机全部停机保压,有序组织3个临山、涉河标段人员撤离并妥善安置。经过29小时连续奋战,全网未出现人员伤亡及基坑倒塌、设备被淹等工程受损情况。

  装备集团聚焦生产作业单位防汛组织,领导班子与主要部门负责人坚守生产一线。汛前,利用防水沙袋、挡水板提前封堵厂区生产车间的大门轨道处,从源头防范雨水倒灌、返渗风险。降雨后,及时组织做好漏雨点位设备设施防护与室外物料防护,强化对厂区内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及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全力保障企业安全度汛。装备集团派驻三流水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庚,降雨期间始终坚守一线,主动承担群众转移、安置保障、被困老人救助及灾后清淤防疫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企责任担当。

  轨道运营公司严格执行“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工作机制。所辖三线安排24小时值岗值守,早、晚高峰适时加开临客,保障乘客出行畅通;降雨期间,大兴机场线、燕房线均换为手动驾驶模式,安排列车司机加强对露天区段、段场联络线区段、架空接触网的瞭望,确保行车安全;站内及时铺设防滑垫,设置防滑提示牌,免费发放一次性雨衣,保障乘客安全快速进出站;针对车站、区间单体易倒灌、高风险位置,前置防范措施,全力保障所辖线路运营平稳、安全。

  资产经营开发事业部高效落实防汛应对措施,第一时间召开调度会,对重点项目及薄弱环节逐一部署,确保雨前防护、雨中处置和雨后救援全到位。事业部领导24小时驻守京投资产大厦指挥调度,27名驻场人员联合198名相关方人员彻夜值守,联动下属公司紧盯一线,重点巡查地铁出入口、车库、下沉广场等部位,大雨期间依规关停长阳部分商户、五路居等地下空间项目,保障各项目安全度汛。

  路网公司及时发布恶劣天气应对调度通知,要求各运营企业密切关注降雨情况,落实雨天保障措施,及时启动雨天预案,按照“一线一策”落实行车、客运等安全服务保障措施,通过PIS屏、手机APP等方式做好乘客引导信息发布;加强对防汛隐患点位、重点车站出入口、各场段出入洞口及停车库的轮巡监视,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处置。

  北信公司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向各区域维护单位传达预警信息,强化对地势低洼道路、易积水道路及重点道路的管线巡视,安排值守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现场突发情况。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置管线管井安全问题,全力守护首都通信管线,确保万无一失。

  交通公司汛前围绕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启动,以及路面积水处置、积水倒灌处置、边坡塌陷处置、设备故障处置、协同联动处置等7个科目进行针对性综合应急演练。预警发布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抢险队全员在岗备勤。降雨期间,通过视频巡视与应急人员现场蹲点相结合,加强辖区内泵站运行、雨水边沟畅通等巡视检查,保障大兴机场高速运行安全。

  管廊公司严格落实上级防汛工作部署要求,精准把握雨情态势,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对各项目风险点位(如风亭、逃生口、出入口等)、廊内排水设施及防汛物资等开展“拉网式”检查,防隐患于未然;同时依据红、橙、黄、蓝不同预警等级,采取不同的监控巡查方式,设定不同的信息报送频次,做好异常情况预警,全面保障综合管廊运营安全。

  资产公司按照预警启动公司最高级别应急响应,在轨道交通沿线打响防汛阻击战,科学调配人员和物资,加强辖区隐患排查。现场安排出动巡检人员371人次,部署排水泵7台,投放防汛沙袋1900余袋,设置警示标牌450余个,全力保障管辖的站前广场、桥下空间和P+R停车场区域安全有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