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尚之城建设倡议》正式发布。 ■企业/供图
9月17日,由北京时装周组委会主办、《时尚北京》杂志与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承办的“2025北京时尚之城建设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顺利举行。论坛以“开放·创新·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时尚之城”为主题,展开了一场高屋建瓴、促进北京时尚产业大发展的思想盛宴,并正式发布《北京时尚之城建设倡议》。作为全国首个系统性时尚之城建设倡议,它标志着北京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国文化中心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具有引领意义的一步。
由智能机器人“时小尚”发布《北京时尚之城建设倡议》明确提出,北京将立足“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把时尚作为推动城市更新、产业创新和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并提出五大行动方向:鼓励传统文化与时尚设计交融、推动时尚与文商旅体融合、培育中国时尚创新力量、营造城市时尚生活氛围、提升中国时尚话语权。倡议的发布意味着北京不仅要成为“时尚消费城市”,更要向“全球时尚策源地”迈进。来自产业平台、品牌、设计师、商业地标、媒体和消费者的代表依次登台,以“金句+拼图”的形式凝聚共识,形成跨界合力,展现出建设时尚之城的社会动员力与广泛共识。
论坛期间,企业和学术界代表也纷纷建言献策。北辰集团党委副书记、亚奥商圈新消费创新联盟秘书长杨华森提出,时尚是城市现代化的鲜活表达,更是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支撑。北辰集团未来将联合亚奥商圈新消费创新联盟,推动时尚资源集聚,为时尚之城建设注入“北辰活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从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视角指出,时尚是“文化的载体、创新的窗口和城市的语言”。他表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将依托跨学科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创造性转化,助力北京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时尚品牌,“以美为媒增强国际文化交流”。此外,中外专家围绕东方审美、数字技术与商业创新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多项前瞻性观点。清华大学访问教授、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首席创意官、帕森斯时装学院(纽约)中国学术总监西蒙・柯林斯强调,北京需通过“打造国际级秀场、构建新锐设计师孵化体系、吸引全球时尚活动”三重路径,提升在全球时尚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所所长、城市设计统筹实施中心副主任吴克捷提出,应以策展思维规划公共空间,让城市成为“开放的美术馆”,使时尚从秀场走向街头、融入生活。
未来,北京时装周将围绕文化影响力、产业创新力、人才吸引力与品牌聚集力等重点,推动首都成为时尚创意的策源地,让“创意随处可见,时尚触手可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