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方在工作中 ■企业供图
从北京奥科瑞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职员、副部长、部长,副总工程师兼科技研发中心主任,副总经理,到如今首发集团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执行副总监,从事高速公路路面材料科技研发工作二十年来,张方方作为首发集团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始终致力于路面“四新”技术研究、引进、转化和应用,多年的研发成果已转化成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和养护企业标准。日前,张方方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4年张方方入职首发集团后,从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开始,秉承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养护管理提供技术服务的宗旨,以高速公路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立足点,依托多年的试验检测数据和监测数据,开展多项富于创新的课题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在深耕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领域,张方方凭借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动态监控和路面科学化养护决策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带领科研团队,积极打造“路洁”不粘轮改性乳化沥青、“奥科抑雪”主动型有机融冰雪添加剂等多款拳头产品,同时主持开展了《道路凝冰预警及主动融冰雪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交通保障中的应用研究》等40余项课题研究。
2016年,她带领研发团队圆满完成了科研课题《不粘轮乳化沥青粘层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完成专利申报及“路洁”商标注册工作,并成功应用于六环路维修工程和京台高速新建工程。“我们的产品和进口产品品质相同,价格却比他们便宜一半。”这是张方方带头自主研发的不粘轮乳化沥青在京台高速上成功应用时说的话。话语虽简单却自信满满,却没人知道,为了这句充满自信的话语,她带领团队奋斗了多少个日夜,在施工现场留下了多少脚印和汗水,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试验,正是靠着这股顽强的拼劲,不粘轮乳化沥青在京台高速得到大规模应用。“路洁”不粘轮改性乳化沥青产品问世,弥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路洁”之后,她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围绕“首发集团路面结构与材料工程研发中心”的新材料研究及应用工作,相继研发形成“路”“桥”字系列创新产品,推进“路固”高性能改性沥青冷补料、“路迅”牌快速开放交通沥青、“桥迅”快硬混凝土系列产品、“桥坚”桥梁加固材料等创新产品的落地应用,丰富了高科技产品序列,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2017年针对延崇高速的绿色道路建设需求及冬季切实存在的路面凝冰问题,从尝试给公路铺“电褥子”,通过沥青路面下铺设发热电缆融雪,到在路面材料中掺入抗凝冰添加剂为研究方向;从上百种有机盐中找到适合做添加剂主剂的盐类,到经过长达数月的交叉组合试验,找到了辅助添加剂的4种最佳组合方式和配比,再到自主研究新的定量分析实验法,通过模拟冰层对路面的作用来检验添加剂抗凝冰能力;最后不断进行工艺改进,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添加剂成品,该产品是一种以有机盐类为主要成分的绿色环保添加剂,相较无机盐类添加剂对道路周边的植被、土壤、水源等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成功通过外添加技术将沥青路面冰点降低到零下20摄氏度,达到“小雪自融、大雪不粘、抑制凝冰”的使用效果。张方方和她的团队奋战了几百个日日夜夜,终于赶上了延崇高速试验段的铺筑。2019年2月14日是预报北京将要飘雪的日子,从早上5点开始,张方方就蹲守在延崇高速公路应用融冰添加剂的试验段观察融雪效果,经过3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张方方终于拍到了一张对比照片:“延崇高速公路某段,左侧道路积了一层雪,留下了一道道车辆行驶印迹;而右侧整条道路锃光瓦亮,看不出有任何下过雪的痕迹”。这张来之不易的照片表明,张方方研究的“奥科抑雪”主动型有机融冰雪添加剂经受住了大雪考验,获得圆满成功,此项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后,该产品在京礼高速公路(北京段)温泉特大桥——松山隧道路段及松闫立交匝道得到了成功应用,并经受住多次大到暴雪的严峻考验。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张方方结合社会需求与公路行业实际,针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她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行业建设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将道路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作为重要抓手开展研究。依托首发集团“道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路面结构与材料工程研发中心”,她重点针对智慧建设、养护领域、资源节约与节能减排领域、生态环保领域,开展道桥工程技术科技研发和成果应用推广转化。在“双碳”政策背景和交通运输部《公路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下,她创新提出低碳、耐久、节约和环保的道路建养新理念,牵头建立首发集团固废综合利用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明确固废资产属性、分类办法、回收和利用要求,确保首发集团道路固废100%回收、90%以上利用,实现固废资源利用产业化,探索道路拆除垃圾全量化高价值再生新思路新机制,建立绿色公路建设与建筑垃圾再生资源产业融合的示范工程,打造绿色交通强国首都样本,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提供首都方案、贡献首发智慧。
近年来,她积极探索路地融合创新机制,通过提升并采用大掺量废旧沥青冷再生技术,废旧沥青再生技术和低碳再生水稳技术、将再生材料全结构应用于集团养护、改建及新建工程,探索形成的“依托冷再生高值化适用技术推广、再生基地产业化网络布局、破局路地融合高值化再生综合利用难题、拓展大宗工业固废循环经济产业”的新经验,创新道路固废综合利用新机制。成功打造了“新技术构建新产业、新产业构建新业态、新业态树立新标杆、新标杆融入城乡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首发模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