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清水供电所员工开展节假日保电特巡 ■通讯员 张文静/摄
春节前夕,记者跟随基层电力工作者走进门头沟区2023年7月遭遇洪水的村庄,探访这里的居民。
清晨的京西山区比平时更加寒冷,达到零下10度左右。一大早,记者随电力工程车从门头沟城区出发,沿着新投运的京蔚高速路,仅用了不到50分钟便来到了距离城区约110公里的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口村。“原来我们沿山路得行驶两个小时左右,现在高速路通车,我们的速度又快了一步。我们今天的工作是对洪水口村及周边3个村开展节前的线路特巡和变压器测温测负荷工作。”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清水供电所贾立志边说边和同事杜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刚踏入洪水口村,道路两旁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烘托出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贾立志和杜杰沿着村里的线路对设备进行仔细查看,深山的风冷得刺骨,脸被吹得通红,他们时而操作设备,时而记录数据,手也因为长期在外冻得僵硬。“打开这个配电柜,我们通过钳形表对出线电压和电流进行精准测量,显示的各项电压、电流都是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居民家里用电供应是平稳可靠的。”贾立志仔细地和同事开展核对、记录。
每到一处,他们都认真记录下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仔细检查每一个接点、每一根线路。一路上,乡亲们只要看见他们的身影,便会热情地招呼。
巡查完设备,又来到了村民谭增福家。刚进屋,一阵暖流涌来,“大爷大妈,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家里用电都没问题吧?我们来给您查查。”贾立志一进屋就和老两口熟悉地聊了起来。
“都好着呢!这么冷的天你们还跑一趟。快坐下喝点热水吧。”张大妈说。
谭大爷一边看着贾立志检查屋内采暖设备情况,一边和记者聊起了2023年的那场大水。“当时,村子周边的路都冲断了,电杆也倒了不少,我们每天夜里都很害怕。”谭大爷聊起灾情,仍心有余悸,“咱们电力员工第一时间来抢修,看着村门口新的电杆立起来,我们别提多高兴了。这一年多来,电力公司的人可没少忙活。现在,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电都稳稳当当的,过几天孩子们都回来,一家人热热乎乎地过年。”
从谭大爷家出来,从村边向东望去,隔着水库,山边有一条很窄的路,门头沟区10千伏灵山路就在这条路上,这条路也是一条防火线路。“我们现在用红外成像仪和声学成像仪,对杆塔上的线路、台区的接头接点做红外测温和超声波检测。”贾立志边走边说。
一些杆塔处在山体上,无法沿着道路到达。没有路,他们就用脚蹚出一条路。山路崎岖,他们就手脚并用地往上爬。巡查完一条线路的4基杆塔,记者已气喘吁吁,浑身上下挂满枯树叉,整趟走下来共计1个小时,而像这样的巡视杆塔的工作,他们一天还有16基……
清水镇2024年新增16个“煤改清洁能源”村庄,实现全域32个村无煤化。“这一年,我们清水地区增加了60台变压器,新立电杆238基。为了保障百姓用电的稳定,我们以更加充沛的精神状态投入其中。”贾立志轻轻抖落裤边的泥土,信心满满地说。
天色向晚,在赶往下一个村子巡查的路上,透过车窗,一列列新建的12米高铁杆和水泥杆迎风而立,稳稳地支撑起了电力供应的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清水地区还新建了钢杆,新钢杆不仅在材质上进行了升级,基础部分的深度也增加了。以前的水泥杆灌注在地下的基础部分两米左右,新钢杆采用的灌注桩深入地下10米,强度更高,抵御洪水的能力也更强。
截至春节前夕,门头沟地区已累计完成1996基电杆组立、114公里导线架设及41台变压器迁移工作。
为保障村民用电安全稳定,门头沟供电公司持续加大山区重要线路设备巡检力度,安排两辆1000千伏安大功率发电车在深山区驻扎,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同时,针对春节期间出现人员返乡、探亲高峰,用电负荷大幅度增长的情况,安排6支48人的机动抢修队伍每日做好值班值守,及时满足群众用电服务需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