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新闻办举办《北京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和北京市林长制改革成就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市计划2025年新建公园绿地200公顷、绿道1000公里,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增强市民绿色获得感。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在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的带动下,首都绿色版图不断拓展。据统计,全市林地面积已超97万公顷,占市域空间将近六成。广阔的林海不但是森林资源的宝库、野生动物的家园,也是承载着首都市民美好生活的绿色空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晋文介绍,今年,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绘就保护和利用相得益彰、生态生产生活深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宏伟蓝图。为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守护首都生态基底、保障首都生态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北京市着力建立完善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的林地保护利用体系,确保首都林地保有量持续稳定。《规划》中明确,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5%,林地保有量达到97.6万公顷,林地生产力平均每公顷不低于46.8立方米。在中心城区,着力建设以绿为体的绿色景观系统,完善绿道系统建设,联通现有森林绿地斑块,构建稳定的廊道生境,提升人居森林景观品质。在平原新城,完善生态网络,推动森林健康经营,提升郊野公园生态、景观和游憩服务功能,统筹新城、生态涵养区的生态修复,2025年将打造城镇花园场景3处,促进人、产业、居住与绿色空间的均衡布局。在生态涵养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实施封山育林,促进自然恢复,提升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安全功能。2025年将完成森林健康经营70万亩,在提升森林碳汇能力的同时,挖掘森林康养、游憩等多元功能,推进产绿融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