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永在工作中 ■企业/供图
从学徒到成长为大师,徐树永用29年时间扎根一线,多次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攻关,逐渐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徐树永是北方车辆集团“四轮一带”数字化车间机加班班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首届中国兵器“最美兵工人”、中国兵器“杰出工匠”等称号。今年,徐树永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双巧手淬炼匠人本色
1996年,徐树永怀揣着通过技术改变命运的憧憬,踏入北方车辆集团大门,成为一名钳工学徒工。29年间,他从北京市技能竞赛第二名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从“兵器杰出工匠”进阶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主导完成数十项重大技术革新项目,多项产品设计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他参与建设的“四轮一带”数字化车间,更成为公司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此外,徐树永多次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攻关。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凭借高度的使命感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多次带队负责国家重大纪念活动、重大工程项目保障工作并出色完成任务,用实干和一次次突破践行着一名兵工战士的初心使命。自2003年起,他先后数十次参与装备技术革新改造项目以及多项重点产品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参与历次阅兵等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了重大政治任务。
2015年以来,作为主要负责人,徐树永参与了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兵器工业集团窗口项目——“四轮一带”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在方案规划、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作为副总设计师,他负责“四轮一带”智能装配生产线系统及示范应用工作,成功突破并实现了装甲车“行走系统零部件”加工生产流程自动化、管理标准化和联动信息化。随后,他又根据生产实际不断优化改进创新,实现了车间产能的逐年提升,在提质增效方面作出了贡献。“我代表的不是我个人,我不仅要为工程的质量负责,也必须为企业的品牌和形象负责。”徐树永说道。
薪火相传育桃李
走进“徐树永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展柜里排列整齐的“群钻”钻头格外醒目,那是徐树永钻研钻孔技术时亲手一把一把刃磨的。
2019年,徐树永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他以工作室为平台,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传授技艺中的引领作用,独创出“五步带徒法”:理论授课、实操示范、案例解析、课题攻关、成果转化。
为让年轻技工从理论到实践、从理解到实操都能得到提升,他手把手向年轻员工传授技能、讲解难点,让他们在具体的项目中学习成长。在他看来,每一次任务都是他和工友们学习锻炼新技能、攀登新技术高峰的机会。在他的带领下,组里的年轻人成长迅速。徐树永的学徒们说,在徐师傅身上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如今工作室已培养了30余名能打硬仗的技能骨干和大学生班长。
为“群钻精神”注入新灵魂
“如果说‘群钻精神’是老一辈兵工人攻坚克难的传家宝,那么今天我们要给它注入创新创造的灵魂。”徐树永曾表达的对“群钻精神”的看法引起广泛关注。
工作中,徐树永通过技术革新和难点问题项目化运作等方式,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取得了15项国家发明专利。抱索器是公司索道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徐树永新设计的工装模具使抱索器钻孔工序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3倍,加工成本明显降低,成功解决了长期不能按时交货的难题,荣获国防工会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针对某型号“吊钩”产品的螺纹加工难题,徐树永对工艺和原有加工设备“滚丝机”进行改进,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也提高了6—8倍,被国防工会评为优秀合理化建议奖。这些创新实践,正是“同心同德、勤劳朴实、锐意进取”的“群钻精神”的最佳注脚。
徐树永对机械制造近乎痴迷的热爱,让他对工作由衷地热爱和投入,切切实实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来经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