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民族学校“电力爱心教室”公益活动现场。 ■企业/供图
8月31日,北京门头沟区山脚下的妙峰山民族学校开学前夕,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的青年志愿者为三年级学生精心准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电力爱心教室”开学第一课。
活动以“安全筑基·电力启航”为主题,通过电力安全科普、前沿科技展示、沉浸式手工实验以及深情寄语等形式,引领孩子们踏上从“安全岛”驶向“未来岛”的成长之旅。
“手湿能不能摸插座?”“雷雨天气怎样避雷防电?”课堂上,电力志愿者不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了电力科普知识,还介绍了在防汛抗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无人机、超声波检测仪等电力科技创新装备,极大地激发了山区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当孩子们亲手摇动发电机,点亮小灯泡时,他们眼中满是对科技创新的深切向往。“原来电力叔叔就是用这些‘神器’来守护我们的光明。”一名学生激动地感叹道。
志愿者还为孩子们讲述了电力在战争年代的重要意义,阐释了光明如何驱散黑暗、带来希望,巧妙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具体事例中。在“点亮心愿·光明传承”寄语环节,孩子们将写满心里话的卡片贴在一盏特殊的灯形寄语板上。心愿卡上,既有对祖国的深情祝福,也有对科技的无限憧憬,还有对新学期的热切期待。
“这不仅是一堂电力知识课,更是一节融合了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启蒙与安全守护的‘大思政课’。”门头沟妙峰山民族学校的教师如此评价道。
课堂之外,志愿者进一步开展了校园用电安全的延伸服务和设备排查工作,细致检查了从教室开关到食堂线路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不遗漏任何潜在隐患。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代表王森表示:“‘电力爱心教室’是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长期公益项目。未来,我们将持续通过普及电力知识,传递希望之光。”
这所位于山区的民族学校,成为“23·7”暴雨中社会韧性的生动见证。作为国网北京电力积极推动“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缩影,“电力爱心教室”巧妙地将安全知识融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