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月公寓房间内景                                               ■记者 董一鸣/摄

  清晨5:30,闹钟响起,90后快递小哥王磊准时起床。抓起工装出门,楼下车棚内停放的电动车,电量已和他一样满格,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驶过卢沟桥时,王磊总是习惯回看一眼自己租住的海之月公寓,来京“北漂”两年,这扇小窗既是这位山西小伙儿下最温馨的港湾,也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王磊眼中温馨的港湾,是2022年由北京建工旗下北京建工城市运营公司通过盘活自有用地,投资建设并运营的海之月公寓,该项目位于丰台区城北路,共有2208个房间,房间内标配独立卫浴、空调、电视、家具、无线Wi-Fi,1500-1700元的月租金,让这里成为很多像王磊一样的来京务工人员的选择。目前该项目基本处于满租状态。

  在圆通速递工作的张峻懿来北京已经半年多了,来到北京的第一天,他就住在海之月公寓,“我负责的快递区域就在卢沟桥附近,住在这里很方便,房间内基本配置很齐全,特别是晚上我们大多凌晨才回到宿舍,这里的太阳能路灯让回家的路既安全又方便。”张峻懿说。

  走进这片公寓园区,几乎所有的宿舍前后都有绿地环绕,而0.91的容积率,也让园区的居住更为宽松舒适,同时公寓内还设有集中绿化区和长椅休息区,7个集中充电棚可以满足近20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下一步还将依据租户意见征集情况适时增添健身器等配套活动设施。北京建工城市运营公司所属恒兴物业海之月公寓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李军默表示:“该项目定位为‘新就业群体社区’,面向快递、修理、保安、餐饮、保洁等行业的‘快修保食洁’从业人员配租,凭借优质居住条件和完备服务,为在京奋斗的新就业群体打造一个接纳辛劳、提供温暖的家园。”

  对美团外卖员闫耀辉而言,他最为关注的便是吃饭问题,“如今公寓里设置的超市对我们这些每天忙着没时间吃饭的群体特别友好,出门买口吃的就能去工作了,超市的价格合理,同时种类也十分丰富。”针对租住群体的需求,李军默表示,8月中旬公寓内部的食堂将正式开业,食堂可以容纳百余人同时用餐,同时价格也经过多次征求租户意见进行调整,确保大家能吃得好且花费不高。

  在北京,像王磊这样的新就业群体规模已达33万人,他们支撑着城市物流配送、即时性服务等基础民生保障工作。北京建工城市运营公司以海之月公寓为支点,通过24小时便民设施和五分钟生活圈服务,切实为这一城市服务主力军提供暖心服务,将“落脚”变为“生根”,让每个为首都挥洒汗水的人,都能触摸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暖光。

  李军默说:“围绕租户的生活规律和生活需求,海之月公寓的运维团队对园区内的设施和管理服务机制进行了‘定制化’的优化调整,每天早6:00-9:00、晚17:00-20:00间,园区每隔10分钟发送一班通勤班车,往返于距离公寓最近的地铁站宛平城站,方便租户外出及返回。同时,园区内还设有便民超市、电动车及汽车集中充电站、蜂巢快递柜、无人售货机、自助售水机、纠纷调解室等。未来,园区还将陆续增设便民理发、洗衣房、健身房、便民药店等设施,打造整个社区范围内的‘五分钟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