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监督挺在前面,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为推动新时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强化政治监督为统领,以做实日常监督为基础,以开展专项监督为抓手,以实施精准监督为保障,以坚持长期监督为战略,全面强化监督职能,使监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实现国有企业监督更严更实更密。

        一、聚焦“两个维护”,坚决做好政治监督。

        把监督检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两个维护”的政治表现的监督检查摆在首要位置来抓,坚持党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落实好“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决做到“三个一”、“四个不允许”和“五个必须”,进一步强化对树牢“四个意识”、贯彻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坚决同“七个有之”等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坚决纠正和查处政治上离心离德、思想上蜕化变质、组织上拉帮结派、行动上阳奉阴违等问题。

        (二)加强对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情况的监督,坚持纪委派员参加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加强民主生活会的监督,着力纠正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认真、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强化经常性政治体检,发展积极健康政治文化。

        (三)重点围绕落实党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进行监督,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加大对“疏解整治促提升”等党中央、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紧密监督推进情况,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

        (四)深化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巩固整治成果,紧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等错误表现,紧盯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突出问题,从政治纪律查起,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优化政治生态。

        日常监督重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主动前移监督关口、拓宽监督渠道、延伸监督触角,把监督融入日常。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增强监督主动性,完善监督方法,使日常监督从严、长在、成为常态。

        (一)在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思想认识上下功夫。积极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上来,从政治上认识监督的重要性。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监督职责认识,明确纪委党内专责监督,第一监督责任人职责,牢固树立“抓好监督是本职,抓不好监督是失职”的理念,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自我监督,把握协助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职责定位,做到协助不包办、尽职不越位,充分认清只有“两个责任”同时发力,不断推动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

        (二)主动监督、及时监督,增强监督实效。深化运用“9+X”监督方法,综合运用受理信访举报、专项检查、问题线索排查、督促巡察和审计整改、参加民主生活会、廉政档案管理等方式,突出监督重点,加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会前置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尊崇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情况监督检查,推动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履行、因公出国(境)公示、党务公开制度执行、折子工程、重大项目、深化改革调整创新、促进转型发展推进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日常监督检查问题台账,实施挂账督办、跟踪问效。针对日常监督检查和核查问题线索中发现的企业管理问题,制发纪律检查建议或者监察建议。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切实发挥好督促指导作用,把请示报告、述责述廉、监督检查等制度机制做细做实。

        (三)抓好节点、抓住重点、紧盯新特点,坚持纠“四风”转作风不止步,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始终做到节前制定工作方案,约谈相关部门负责人,发送过节廉洁提醒微信、短信,畅通举报渠道,开展“四不两直”监督检查,坚持抓具体、补短板、防反弹,不断细化、实化对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坚持扭住不放、寸步不让,努力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

        (四)坚持把问题线索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切口,进一步完善问题线索集中管理和集体排查相关制度,加强问题线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做实做细谈话函询监督,积极探索实践“谈话函询+核查”的工作模式,事前开展必要的了解核实,事后加强抽查检查,提高监督谈话比例,加大抽查核实力度,增强监督权威性和威慑力。高度关注媒体曝光、上级通报等途径反映的问题,充分运用重大的、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件做好警示教育工作。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定期研判、分类处置,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轻微违纪问题及时谈话函询、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整改,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

        (五)要把政治生态情况列入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把握“树木”“森林”关系,从全局、整体出发开展日常监督。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把好人选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防止“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规范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落实“两个为主”要求,做好政治生态源头净化工作。定期研判政治生态,提出有针对性监督意见。探索研究落实政治生态综合评估,建立并不断完善单位政治生态廉政档案。

        (六)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条例》,通过刚性的责任追究,以问责追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落实监督责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完善澄清保护措施,以鲜明导向激励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七)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妥善用好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要加强对直属单位纪检监察工作指导,上下联动,加强各监督主体间的协调联动,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理顺监督协作机制,在协调联动、信息共享、推动整改方面实现“最大公约数”。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强化巡察职能,加强巡察成果运用,进一步放大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的综合效用,用好反腐败协调机制,努力形成一体化、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三、针对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专项监督排查和检查。

        专项监督排查和检查,主要是针对日常监督检查、巡察监督、审计反馈等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开展重点排查和监督检查,定向发力督促专项治理。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市委贯彻落实办法,对公车私用、乱发津补贴、公款旅游等老问题盯紧看死,对食堂吃喝、公油私加、违规微信红包等隐性变异问题要露头就打。要围绕党中央、市委和市国资委有关部署,做好“私车公养”等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深化“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和“严肃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紧盯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一轻控股折子工程、重大项目、专项工作中部署方法简单、工作不深入、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畅通问题线索举报渠道,针对“四风”问题线索坚持严查快办,认真总结信访举报当中的违纪问题,抓住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发现违纪问题,严肃查处,绝不姑息。把专项监督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监督职责在关键领域、重点问题上取得突破、见到实效。

        四、突出工作重点,精准有效监督。

        要精准把握监督的职责、任务、对象和原则,严格按照规定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要切实做到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把握政策、精准作出处置。

        (一)监督定位要精准,强化政治监督,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疗。

        (二)监督对象要精准,聚焦“关键少数”,加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其他领导干部以及下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抓住监督执纪问责的要害和关键,把“一把手”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做到精准识别监督对象,掌握基础信息,真正做到情况明、数字准、对象清。

        (三)监督内容要精准,紧盯关键领域、薄弱环节,要牢牢抓住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突出第一种形态定期运用,党委负责人及班子成员定期开展第一种形态谈话,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监督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班子集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责任,督促主责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主责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移交。

        (四)监督责任划分要精准,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实行分级负责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监督,不得越权处置问题线索,不能违规下转问题线索,防止包办、代办。

        (五)要精准运用政策,严格纪法界限,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宽严相济,既从严从实监督,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既查清问题、严惩腐败,又澄清诬告、保障权利,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六)要持续深化“三转”,细化规范谈话函询、初步核查、抽查核实、专项检查、列席会议、监督检查、专题调研等监督方式方法,强化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监督。

        (七)探索信息化监督手段,推进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设,将重大项目、折子工程、三重一大决策等纳入大数据监督,构建线上线下衔接顺畅、同步高效的“大数据+”的监督工作模式,破解“最后一公里”监督难题,提高监督效率和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