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外景                                          ■记者 董一鸣/摄

        近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落下帷幕。在为期5天的会期中,该论坛接连奉上一系列科技新成果,为全球科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据悉,此次是中关村论坛首次在新会址——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作为首都新晋科技文化会客厅,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像一枚叶片点缀在城市中,优雅地向外界传达着科技、文化、绿色的设计理念。

        作为主要参建方之一,北控集团所属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勘院”)承担着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估、浅层地热能勘查及地源热泵施工等专项服务工作。

        面对工期紧张、地下水水位多变等情况,该项目团队提前开工,昼夜不停地连续抽排地下水一周。基于现场数据,北勘院全面搜集地下水水位动态、永定河放水等相关资料,结合周边路网情况,详细查明场区地下水变化规律。北勘院工作人员介绍:“前期,我们紧密结合场地地理位置,全面搜集砂土液化、八宝山断裂及周边地下水水位资料,详细调查附近工程建设情况,准确评估地质灾害隐患,护航项目安全实施。”面对现场环境复杂、多专业交叉作业,该项目团队精细策划,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采用多种勘察手段获取地层基础数据,完成地基基础选型综合指标论证,为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永久会议,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能源系统对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复合使用,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的耦合系统,配备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实现了本地智慧控制及云端远程管理,为多能耦合系统的智慧能源管理及数智化应用提供了“北勘能源方案”。

        据介绍,北勘院以“智源、智控、智联、智造、智慧”为宗旨,提供了集安全稳定、绿色低碳、经济高效、智慧管理于一体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实现了项目能源耦合化、设备模块化、策略智慧化、管理远程化,相较于常规能源系统,每年可节约352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516吨。在助力增绿减碳的同时,该项目让这座简约、现代和充满未来感的科技文化会客厅“四季皆春”。

        该项目采用多能互补系统,可再生能源供能占比100%。据悉,项目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实施过程中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管线繁多、施工场地狭小、管沟开挖超深等各种困难,运用BIM技术对系统进行综合排布和模拟论证,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同时,该项目以高效、智慧、成套、模块化控制柜为底层控制硬件,采用封装地源、空气源等多种节能技术算法,形成整体节能技术体系及优化控制运行策略,实现了以地源热泵为主的多能互补能源站高效智慧管理云平台。

        北勘院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能源系统封装了地源、空气源以及能源输送等多种节能技术算法和智能控制策略,形成以冷却侧智追随、冷热源侧智寻优、输送侧智适应为主的综合能源站整体节能技术体系。在多能耦合方面,该项目能源系统根据建筑冷热需求,以运行周期内能源站综合能效最优为目标,基于运行周期内地埋管区域岩土体热平衡原则,制定不同供能子系统的综合调度策略,实现各能源间的互融共通、互联互济。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团队以现场工程地质钻探、物探测井和岩土热响应试验为主,以地热地质调查与测绘为辅,综合论证项目所在地浅层地热地质条件,采用多种方法准确获取场地岩土热物性参数,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撑。该项目特别采用北勘院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智能化、便携式岩土热物性测试仪,保障了测试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