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景生在工作中                                                         ■企业/供图

  常景生是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客运分公司H12、H13、H25联运线路驾驶员。他曾获评2022年北京榜样八月第一周榜样人物、2023年度北京市“孝顺之星”、2023年全国“十大最美公交司机”、2024年度“国企楷模·北京榜样”(道德楷模)年度十大人物等荣誉,2025年,常景生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荣誉称号。

  常景生16年来始终扎根大山一线服务百姓出行,他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在工作岗位上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择一业忠一生

  常景生2004年1月进入北京公交集团从事驾驶员工作,2008年,他因工作需要调整到H12、H13、H25联运线路。该线路是北京怀柔山区运营线路中难走的线路之一,有着“一窄四多”(即:路窄,梁多、弯多、住班多、节假日旅游车辆人员多)的特点。这样一条线路,常景生一干就是16年。

  “3条联运线路全程翻越12座高山,途经60余个村庄,要转1200多个弯道……”对于这条线路的理解,常景生是用每一次出乘的亲身体验,及工作之余每一步的实地踏勘丈量出来的。这条线路的每一个细节早已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他每隔两天就要轮换到联运线路中最艰苦最长的H13线路。往返164公里,用时5个多小时,翻越6道山梁,为保证次日早班车发车不受影响,常景生一年里有130多天是在深山里的住班点留宿,从未说过一次辛苦。

  “这条山路的弯道情况不一,只有不断提升驾驶技术,才能更好地拐好每一个弯。”常景生说。

  始终把行车安全摆在首位,每次握上方向盘,常景生的心中就只有一个念想:车上坐着的都是父老乡亲,都有家人的牵挂,必须要把乘客安全送达。通过常年摸索和积累,他总结出“入弯远近看、会车慢停让、恶劣天气预警行”的安全行车17字口诀。十多年来,常景生已经安全行驶了90万公里。在住班之余,他还经常与老乡们围坐在一起聊天,用拉家常的方式听取百姓对公交出行的需求和建议,并进行整理、汇总反馈到车队,为之后分公司打造H11、H16路特色线路和延长H16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几年来背特殊乘客上车

  “我是一名党员,服务山区百姓平安出行,就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最好的体现。”常景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常景生运营的线路上有一个二台子村,村里有位离不开公交车的乘客李先生。2008年,李先生因事故导致下肢瘫痪,其年迈的老父亲带他开始了漫长的康复治疗之路。“看到李先生的老父亲吃力地把他背上车,累得气喘吁吁,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常景生回忆着初见李先生时的情景。

  自那一刻开始,常景生除了日常开车的工作外,背这名乘客上下车便成了他“分内”的事。每次遇到这名乘客,常师傅都会站起来向车内的乘客解释道:“这位乘客腿脚不便,我下车帮忙背一下,耽误大家几分钟,请大家理解。”然后他快步走下车蹲在轮椅前,让乘客趴在他的后背上,两手稳稳托住乘客的双腿,缓缓地将他背起,一步步走进车厢,把他放在离后门最近的座位上。在常景生的带动下,这一联组的司乘人员默默地承担起了背这位特殊乘客上下车的工作,这一背就是十几年。李先生感动地说:“这些年来,我打心眼儿里感谢常景生师傅,感觉他就像亲人一样照顾我,让我从没有为出行犯过难。”

  还有一次,常景生驾驶车辆行驶至怀柔山区的龟峰谷站时,车上有一乘客突发疾病晕倒,他急忙把车辆停靠在安全地带,迅速来到乘客身边查看。原来,这位乘客突发癫痫咬到了舌头,情况万分紧急,他毫不犹豫地把左手食指塞到乘客口中,用手指架住了他的牙齿。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乘客转危为安。乘客的牙印在常景生的手上留下了消不掉的疤痕。常景生笑称这道疤痕像一枚“爱心戒指”,会永远陪伴着自己。

  用真心暖民心

  常景生将践行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在点滴瞬间温暖着每一个百姓的心。

  山区年轻人大多都在外打工,留守老人多,车厢里的乘客百分之八十都是老人,他们有去城里看病的,有提着大包小包去给儿女送菜的……遇到老人、抱孩子或者行李多的乘客,常景生都会上前搭把手。在线路上跑的时间长了,常景生与沿线村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情感,有啥事都爱找他帮忙。他有时帮着山外子女给山里老人捎带点药品和衣服,有时帮着山里老人把新鲜瓜果蔬菜捎给城里的儿孙,还有时帮忙捎带种子、购买日用品。常景生很乐意当沿线村民的“义务快递员”。山里留守老人多,距离城区较远,老年人进城理发非常不方便,常景生发现了老人们的困难后,自备了一套理发工具化身“乡村理发师”,利用在山区住班的空闲时间,为老人们义务理发。村里的老人们给常师傅理发的地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树下发屋。

  休息时间,常景生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类活动。在站台开展调研时,他得知很多人知道其运营的线路难走、弯多,特意赶来“打卡”。常景生在行驶过程中更加注重进出站缓起步、拐弯中慢加速,尽最大努力确保车辆平稳运行。常景生还在车上备了晕车药、塑料袋以备不时之需,让乘客感受到舒心服务就在身边。六一儿童节期间,常景生和他的徒弟们来到怀柔山区的黄花城小学开展“公交安全校园行”活动。常景生用朴实的话语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现场安全教育课,引导孩子们争做一名文明出行“小卫士”。活动结束的时候,一个小男孩跑过来,用生涩的动作为常景生戴上一条鲜红的红领巾。看着自己胸前飘动的红领巾,常景生的心中升起一股暖流,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车队领导曾找过常景生安排他到相对安全轻松一些的平原线路,常景生婉言谢绝并毅然选择了坚守。常景生说:“我出生在怀柔的大山里,我了解山区百姓的难处,我愿把全部热忱奉献给大山深处,只要我还能开动车,就一定会坚守到底。”他用这种朴素而温暖的形式,将学雷锋活动孕育出更多内涵,在大山深处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