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住在这里很幸福。”走进丰台区郭公庄中街16号院燕保·郭公庄的居民王振秀夫妇家,洁白的墙面,浅黄色的地板,虽然建筑面积只有33平方米,但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分区明确、功能齐全。王振秀说,北京公租房圆了他们安居梦。
2024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中提出,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间)。日前,北京已超额完成2024年建设目标,共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1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29万套(间)。
燕保·郭公庄是北京保障房中心推出的公租房项目。王振秀夫妇俩在这里生活已有7年,家里家具、电器数量不多,但都摆放整齐。老伴对葫芦情有独钟,各类大小不一的葫芦挂满屋内,寓意“福禄”。家庭的温馨与和睦,被映照在一张全家福上。谈起过去居住环境,王振秀说:“那时候因为没房,我俩结婚后,只能和婆家挤住在平房里。小小的两间平房,最多时住进去三代人。洗菜、做饭只能在院子里……”从平房到楼房,从“有得住”到“住得好”,王振秀亲身感受了居住条件的改善。
紧扣新市民、青年、农民工租房需求,北京市近两年持续增加公寓型、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燕保·平乐园家园保障性租赁房项目曾于2022年先后两次分别面向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三年内大学生配租。为让青年人能够“拎包入住”,该项目房屋为全装修交付,在家具家电方面,除了配备有冰箱、抽油烟机、电磁炉、热水器宽带网络等基本生活设施外,该项目一层还设置了许多公共服务区,如餐吧、青年公寓服务中心、健身房、阅读室、洗衣房等,能够满足租客“吃住行娱学”的多种需求。
“十四五”以来,每一年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中都列入了保障房的建设筹集目标,2024年全年,北京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1万套(间),完成全年任务的101%;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29万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04%,超额完成建设目标。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在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供给的同时,也在提升保障精准度上下功夫,特别是聚焦新北京人,去年在产业聚集、高校集中的中心城区、平原新城,每区选取不少于300套房源,优先面向近三年毕业的大学生开展专项配租,11个区筹集了大学生公寓20个项目、3300余套(间),让更多青年人安居。
保障房中心作为市属国有企业,结合不同项目需求,在保障好居民住有所需的同时,也将多样化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社区一起举办更多活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