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8家单位联合申报的“低维护—短流程膜法水处理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自来水集团作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针对传统膜法水处理工艺存在的“流程长、能耗高、药耗大、运维难”等瓶颈问题,创造性开发短程低耗的超滤净水工艺及智能控制系统,构建低维护—短流程膜法水处理工程技术体系,并在309水厂、第九水厂和田村山净水厂回流水处理等工程中进行应用,成为全国率先将该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实践的企业。该技术与传统膜法工艺相比,工艺流程缩短40%、絮凝剂用量和污泥产量降低20%、膜水通量提升30%以上,实现了从“高耗低效”向“低耗高效”转变,更好地保障了首都供水安全。

  2024年,自来水集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申报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个项目聚焦北京饮用水安全保障需求,在南水北调水源高效利用、黄水控制、管网漏损等方面作出开拓性贡献,直接受益人口2.58亿,服务人口7.2亿。”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顾军农说。

  作为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大型国有企业,自来水集团先后承担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相关项目,参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研发项目8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4项,专利84项。其编制的《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技术指南》,在保障南水北调京津受水区龙头水稳定达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来水集团参与的《低维护—短流程膜法水处理技术与应用》项目,已成功应用于北京586个大中小型水处理工程,并推广应用于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