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全面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对高质量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让我们对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更有信心、更有底气。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金隅集团“效益提升年”,也是金隅集团上下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经济翻身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金隅集团要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自觉在形势判断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党中央对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深刻领会和把握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各项决策部署,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深刻内涵,推动“稳”“进”“立”三位一体、协同发力,持续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提升“立”的实效,在全面开启金隅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开辟新境界。
一、加快建设金隅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筑起金隅竞争新优势
(一)找准定位、明确方向,这是构建金隅特色产业体系的根本前提。金隅集团是国内前三甲的建材企业,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产业体系相对完整,这是多年来生产要素高效流动、资源优化配置所形成的。要结合金隅集团优势特点,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未来产业赛道谋篇布局,全面提升产业园区、科创园区管理建设水平,努力构建符合金隅实际、体现金隅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这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到未来竞争的成败。要适应产业科技新趋势,瞄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增强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要加快融合型技术创新突破,建设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在线增值服务、分享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要积极稳妥推动绿色低碳和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体系。
(三)坚持以开放促发展,这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对于金隅集团,加强板块内部协同、深化区域合作就是以开放促发展。一方面,在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深化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用好集团各层级战略合作的“朋友圈”,发挥生态主导型企业优势,实现借力发展、借势突破。要深入推进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上下游企业等组建创新联合体,着力攻克“卡脖子”难题和“掉链子”环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强链、补链、延链,提升集团现代产业体系整体韧性和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在重点优势领域积极锻长板,要大力发展与集团主责主业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主动谋划、前瞻部署一批产业链,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五子”联动等部署,推动集团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人才链与全国大市场全面对接、深度融合,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积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加快培育和形成金隅集团新质生产力
(一)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强化顶层设计,根据市国资委《推动市管企业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高质量启动金隅集团新一轮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进一步细化科技创新综合体“1”“N”“X”的职责定位,合力推动科技创新任务落实落地。充分激活“政产学研用金服”科技创新生态圈,发挥金隅科创基金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精尖产业孵化。完善科技创新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对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激励。加快与北工大等合作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确保“材料循环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统筹推进高温耐火材料、城市固废处理处置资源化、碳捕集、折叠式建筑、低碳围护结构体系等五大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提升创新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落地效率。
(二)加快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方向,围绕金隅集团主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新材料,不断在新材料领域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提升新材料产业贡献率,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坚持科技创新与投资并购双轮驱动,推动装配式PC构件、砂浆、涂料、加气等产业规模化发展,致力成为各自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抢占发展新赛道,推动高贝熟料、特种及定制化水泥、超高性能混凝土、新型耐火材料等产品实现产业化落地和规模化发展。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加快新型保温材料、多功能涂料、功能陶瓷等新材料产品研发和转化应用,推动新产品年内具备产业化条件。
(三)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要激发“双碳”绿色发展活力,深挖数智化转型效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及其应用,用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成果,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促进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提升金隅集团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紧盯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加大成果引进和快速转化落地,推动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金隅集团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要充分利用金隅集团“1+N+X”科技创新体系先发优势,鼓励发展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服务,加大科技创新领域投入,用新质生产力赋能集团产业转型升级。
三、深化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提升金隅集团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
(一)制度供给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既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变量,更是增强企业核心功能的重要保障。要优化科技体制机制,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推动企业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要系统优化创新生态,印发一揽子支持政策,强化科技创新分类考核力度,有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意愿。要加大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更加突出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创新联合体,落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化开放协同,形成共同推进策源地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优化结构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推动国有资本不断实现“三个集中”,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要深入实施企业产业焕新行动,聚焦转型、投入、创新、协同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要扎实推进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聚焦“未来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未来化”加快培育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形成标志性产品。要开展人工智能AI+专项行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建设金隅特色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提升传统产业效率效益。
(三)市场化机制促企业活力效率提升。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既要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关键核心技术,又要把握人才这个核心要素、品牌这个无形资产,不断深化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增强企业内生活力动力。要贯彻新《公司法》,分类优化党委“前置事项清单”,进一步厘清各治理主体间权责,强化董事会建设并持续向子企业拓展,提升董事会规范运作水平。要强化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刚性兑现,着力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提质扩面,强化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监管。要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逐步落实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增强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实现能力,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品牌价值,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金隅集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北京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提高经济效益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金隅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势头,扎实推动2024年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新作为新业绩助力新时代首都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