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新材在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展示新技术、新材料 ■通讯员 骆天根/摄
作为2021年涉足风电领域的“新兵”,在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北京建工新材公司聚焦打造更加安全稳固的风电产业,展示了新技术、新材料,备受关注。
北京建工新材风电混塔公司副经理郝国祥介绍,截至今年9月,企业累计施工项目达13个,其中塔架的混凝土塔部分超过100米的占比近6成。“虽然我们进入行业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依托科技创新体系和对混凝土行业的理解,我们的市场规模和占有量可以进入全国十强。”郝国祥说。
以创新锚定行业地位,是北京建工新材公司进军风电混塔的战略。在北京建工新材公司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杨荣俊看来,“不做跟跑者,进入领跑团”是企业快速进入行业前列的秘诀。
杨荣俊说:“当大多数企业还在向C100混凝土强度努力的时候,我们的技术储备已经达到了C120,甚至更高。未雨绸缪让我们在市场上可以拥有更多话语权,也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风力发电行业的装机容量逐年增加,荒漠、山丘上常见的“大风扇”尺寸也越来越大,因此塔基高度越来越高。杨荣俊认为,混凝土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极好的竖向抗压能力,然而高度增加也会让撕裂风险逐步增大。UHPC技术可为风力发电设备向更高处“觅食”提供保障。这种混凝土在生产中,将不同材料的尺寸进行细分,并分步添加压实,让整体结构更加紧密。而经过层层压实过的混凝土的抗冲击能力更强,搭配内部添加的钢纤维,使其结构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越长越高”的风力发电装置。“我们并不是国内第一个开展此类技术研究的企业。然而,通过团队的深入分析,我们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具备了批量生产和应用的能力。”杨荣俊说。
风电领域除了混凝土基础的强劲外,如何让塔身更加稳固,“钢+混”的形式成为新可能。现场,由该企业带来的桁架式塔架体系将孤零零戳在地上的混凝土塔节,变为由四个钢结构支撑的“钢爪”造型的钢桁架体系。杨荣俊说:“我们向钢结构中抛入或注入自密实混凝土,将钢铁的柔性与混凝土的刚性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基座的强度。这套体系的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混凝土形式的四分之一。其施工效率更高,综合成本更有优势。”
郝国祥表示,当涉足风力发电领域时,企业通过全过程质量管控流程,为风电头部企业建设了500多套百米混塔,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同时企业拥有桁架式塔架体系、风电塔筒钢筋绑扎胎架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逐步在行业中拥有了话语权。未来,北京建工新材公司将聚焦科技创新,探索该领域市场“蓝海”,让绿色的风电更加平稳地生产,进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