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新材公司雄安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外景                                 ■企业/供图

        冲击风电混凝土塔节安装行业185米新高度;研发最轻保温材料气凝胶复合板并实现“瘦身”40%;为装配式预制构件进行“X光”扫描检测;搭建混凝土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

        这一系列操作出自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工新材公司”)科研团队之手。作为全国混凝土产能排名第七位的行业骨干企业,该团队利用“新智慧”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材案例”。

         “1+4” 构建“新质”生态圈

        2023年12月,北京建工集团两家建材类企业新材公司与高强混凝土公司实现战略重组,这既是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也是建工集团大力发展新型建材资源整合时进行的一次探索。

        对全新的建工新材公司而言,重组后,建工新材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谋篇布局,对科技资源的整合成为其最先开始的行动,通过实现智慧化、数字化、智能化来提升企业效益。

        建工新材公司积极打造“1+4”创新生态圈。2024年初,建工新材公司根据内部科技创新板块发展实际,成立由企业总部牵头的科技创新研究院,同时下设混凝土、装配式、新材料、数字化四个分中心,挑选专业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担任负责人。他们带领团队共同围绕产业链条上的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公关,并植入到实体生产线和市场开拓中,形成创新发展的闭环。

        从“1+4”科创生态圈看,建工新材公司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根基。

         将创新思维植入每名员工头脑

        对建工新材公司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聚焦技术,他们从改变传统行业从业人员的传统思维入手,唯有敢于“闯新”才能让企业勇立行业前沿。

        重组后的企业围绕提升职工创新意识,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通过大量生动详实的案例和实际应用成果,不断提升各业务口线员工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心,强化其提升自我能力的意愿。

        随着员工思想意识的转变,依托科技创新研究院的加持,企业逐步改变了传统投资建站的模式,实现了从生产运营,到技术方案的输出。该企业围绕水泥基为原材料的各类创新研发成果和市场开拓措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行业30公里的供应红线范围因产品种类的丰富和技术迭代方案的出现而逐步扩大。如今该企业形成了聚焦京津冀区域,拓展长江经济带,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新格局。

        科技创新研究院搭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从内部支持,向对接设计院、总包单位延伸。其下属四家分中心科研人员分别聚焦新场景、新材料、新设备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了诸多应用于实体工程的行业领先科研成果,为企业开疆拓土提供了智慧保障。

         四大平台创新不辍

        倪坤是新材料中心主任,气凝胶产品是该团队重点攻坚的领域。作为世界上最轻的保温材料,该团队利用现有成熟产品与气凝胶相结合,研发出了气凝胶真空绝热板。其将气凝胶填充进绝热板中,让整体安装更加便利,保温性能也满足要求。该产品相比传统气凝胶毡的厚度薄40%。该团队还围绕异型构件开展3D打印技术研发,为挑战复杂建筑外观提供了可能。

        作为行业专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发中心主任杨荣俊对创新有着无限的执着。“近年来,我们根据行业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聚焦新型高端混凝土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杨荣俊说。由团队研发的抗扰动混凝土实现了城市道路改造时的不断路通行。针对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浇筑,从高抛变为挤压灌注的技术,解决了多项实操难题;团队持续围绕风电混凝土塔基的研发,在超过2000吨风塔安全矗立的项目上进行了研究,其技术储备已经具备挑战185米新高度的可能。

        对智能制造研发中心负责人潘俊铮来说,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成为必然。团队围绕混凝土和装配式生产流程进行梳理分析,让传统产业有了“数字范儿”。比如混凝土生产中对于坍落度的评定,该团队通过AI技术实现了自动评价;针对预制构件水平楼板加工边框模板的安装,研发了3D打印材料,在构件生产中,逐层打印模板并与构件融为一体,省去了安装和拆卸模板的时间;通过研发全新立模工艺,解决了场地不足问题,实现了墙板表面生产平整度一次达标,减少了养护时间和人员的投入,提高效率达50%左右。

        在装配式研发中心技术负责人荆锐看来,团队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充当设计院和施工单位沟通的桥梁。通过数字化技术,该团队可以让图纸快速变为现场生产的产品,协助双方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此外,该团队研发的构件监测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构件产品的128张照片进行拍摄,形成对一块预制板的像素级质量审核,如同给构件拍“X光”一样,确保每一块产品的质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