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利用非现场系统加强出租汽车巡视检查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供图
“请您出示服务监督卡。”8月6日下午,在北京大兴机场出租车调度站,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执法人员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对其进行检查,“后台大数据显示,这辆车的行驶轨迹信息缺失,应该是GPS的问题,按照规定,这是不能够进场运营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7月以来,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以下简称“执法总队”)组织开展了出租汽车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加大对拒载、议价、绕路等出租汽车服务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自行动开始以来,约谈问题突出企业20余家,督促整改问题30余个,查处出租汽车行业服务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2600余起,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正在稳步提升,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
执法总队执法人员表示,行动期间,执法总队采取企业源头监管和强化执法检查“两手抓”的方式,着力提升本市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
在企业源头监管方面,对全市所有出租汽车企业定期通报违法违规及投诉举报情况,一对一帮扶企业制定服务质量提升自查整改方案;对问题突出的企业进行重点约谈,督导整改,全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行业规范服务能力水平;组织多场劳模宣讲会、企业负责人培训会,激发出租车司机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
强化执法检查方面,围绕核心区故宫、前门周边,机场、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环球影城度假区等重点地区,组织开展了专项值守巡查。结合客流高峰等重点时段,对出租汽车上落客区、调度站、蓄车区等重点点位严查严控,严查拒载、私改计价器、议价、绕路、违规收费、未按乘客要求使用车内空调,以及吸烟、车内异味、辱骂乘客等违法违章行为。
“除了现场执法之外,我们也会利用摄像头资源,加强非现场执法,加大监控的监管的范围。通过这种非现场执法方式,在对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打击过程中,形成更强大的震慑效果。”执法总队执法人员说。
暑运期间,执法总队将继续通过加强联合检查、专项检查等执法手段,对出租汽车企业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并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通过非现场执法手段提升执法监管质效,进一步督促提高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