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感觉 我一直喜欢过年的感觉,这种感觉主要来源于我的父亲。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要钱没钱要米没米的,现实很骨感,但年却过得很丰满。腊八前夜,父亲提前用热水泡好芸豆,次日早早起床,煮豆、下米、撇米汤、火煮、焐闷,香味在矮屋越渐弥漫、香气在土炕越渐凝聚,米豆香在周围越渐馥郁,直到唤醒了在睡梦中游弋的我们。父亲笑着给我们每人盛一碗,当把米饭揀到嘴里的时候,一缕有些发红的晨光穿越狭小的玻璃窗户,射到我们眼里,母亲笑着比我们的眼谁更 艺苑 2025年01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特别的年夜饭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在岁末年初的交响乐章中,年夜饭无疑是最为温馨动人的篇章。它不仅是一顿饭,更是情感的汇聚,是记忆的承载体,是文化的绵延。一顿特别的年夜饭,它不仅满载着味蕾的享受,更蕴藏着无尽的温情与深意。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只有六七岁,在故乡小山村,一进入腊月,家中的气氛便开始悄然变化。大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市场与厨房之间,为这场盛宴精心筹备。父亲一趟趟地往集市跑,挑选着最新鲜的食材,那份认真与执着,仿佛是在挑 艺苑 2025年01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父亲的“村晚” 刚进腊月门,父亲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起乡村春晚的彩排工作——请人搭建舞台、打电话联系“演员”、去市里印海报……父亲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累并快乐着。父亲办乡村春晚是从五年前的冬天开始的。那时,父亲刚从镇中学语文教师的岗位上退下来,一时间对无所事事的退休生活感到不适应,但他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那天晚上,父亲正在看《新闻联播》,妹妹哭哭啼啼地回娘家来了。父亲问妹妹怎么了,妹妹说她要和妹夫离婚。原来,自入冬以来,妹夫就经 艺苑 2025年01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袅袅烟火气 浓浓北京味儿 北京的冬天,有着独属于这座古老之城的韵味,像一幅色调素雅却饱含故事的画卷,在岁月里徐徐展开。当凛冽的北风呼啸着穿过胡同街巷,人们便知晓,冬天是真真切切地来了。气温骤降,街头的树木褪去了最后几片残叶,只剩下干枯的枝丫伸向一望无际的天空,仿佛是大自然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的别样景致。北京的雪是冬天最令人期待的。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过后,整个北京城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换了模样。故宫朱红色的宫墙在白雪映衬下愈发鲜艳夺目 艺苑 2025年01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八零后”记忆里的年味儿 周末晃悠进超市,在货架间挑花眼的时候,耳边像装了个循环播放机似的,一首“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礼多人不怪……”就没停过。嘿,这春节的脚步近了,年味儿“噌”地一下就冒出来了,大街小巷像打翻了喜庆颜料桶似的,红彤彤、喜洋洋,每个人脸上都跟开了花似的,幸福得冒泡泡。咱“80后”的记忆里,年味儿那可是个“宝藏盒子”,啥都有。家人围坐一团,热热闹闹的,那是团圆;鞭炮噼里啪啦,震得耳朵嗡嗡响,那是热闹;满桌大鱼大肉,香得人直咽口水,那是美味 艺苑 2025年01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静享读书好时光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闲暇时刻,寻一方静谧之地,与书相拥,便是我心中至美的时光。不管是在阳光洒满窗台的午后,还是在灯火阑珊的夜晚,与书为伴,心便有了栖息之所。每一本书都像一位智者,在字里行间向我们传递着思想与情感,引领我们穿梭于不同的精神境界。在书里,可随李白仗剑天涯,领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也可伴林黛玉荷锄葬花,感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哀愁。读书时,时光仿佛凝固。周遭的一切嘈杂皆化为乌有,唯有文字在心中流淌。 艺苑 2025年01月15日 1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小寒之美 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到了小寒,北方地区已经非常寒冷了,此时,已进入数九寒天的二九,距离最寒冷的大寒节气只有一步之遥……每当进入小寒时节,距离过年越来越近了。这个时候,村里的老人、妇女们,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翘首以盼在外打拼的儿子或丈夫。在亲人热切的目光中,远在外地的游子陆陆续续返乡,村庄开始热闹起来,春的气息已吹响了号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古时小寒分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它总是以一种独有的方式 艺苑 2025年01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