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们追求美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由纺织服装到时装品牌再到时尚产业的升级之路其本质就是服装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

        一、北京城市功能定位要求服装产业时尚化升级

        一个产业的发展变化与兴衰除了受经济发展阶段与周期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区域规划与城市定位的直接作用。行政区域的协同战略与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都会直接影响到产业的规划与发展。北京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背景下,更加强化“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服务于“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北京市纺织服装产业必然要进行新一轮的升级发展。借鉴国际与国内服装纺织产业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服装产业时尚化升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四个中心”核心功能新定位下,有着百年历史的北京服装纺织业再次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北京市服装纺织产业为适应区域协同与北京城市规划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纺织与服装加工等制造环节已基本疏解与转移。下一步该往何处去?西方发达国家服装纺织集聚城市都走过了一条“纺织—服装—时装—时尚”的产业升级之路,北京市服装产业未来也会沿着这条路径进行升级,由服装产业升级到时尚产业,为建设北京国际时尚之都,服务“四个中心”核心功能继续贡献价值。

        二、北京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特点

        从北京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来看,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服装纺织行业持续进行疏解转型

        随着北京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北京市服装纺织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4年7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目录中包括全市都要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其中包括纺织等一般制造业。2015年发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对2014年版进行了修订,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北京市服装纺织企业的大部分制造环节也基本上把生产制造环节疏解到京外。以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雅宝路服装批发市场、动物园批发市场等为代表的区域服装批发市场也进行了有序疏解。北京服装纺织产业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时尚设计、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为核心的科研、设计服务资源,以及商业机构,初步构建成符合首都城市战略新定位的“高、精、尖”产业结构模式。

        (二)以运动品类为主的上市公司积极升级求变

        北京服装类上市公司一共有6家,分别是际华集团、李宁、中国动向、探路者、朗姿、三夫户外,在中国服装网依据总市值整理出的“中国服装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100强”名单中,分别排名7、12、19、41、43、65。除际华集团为军需企业,朗姿为女装品牌,其它四家上市企业均为运动类品牌,在产品品类上分布比较集中。朗姿股份提出“泛时尚产业互联生态圈”长期发展战略,通过收购和投资等方式,构建了“女装、婴童、化妆品、医美”四大板块产业版图,之后调整策略回归女装主业。探路者以用户为核心,构建户外用品、旅行服务和大体育三大业务协同发展的社群生态,加速战略业务投资并购。三夫户外布局户外营地,打造户外运动体验公园但当前户外营地真实经营状况并不乐观。际华集团在做大做强军需产品的同时,围绕着户外与运动,尤其是极限运动产品与时尚体育园区建设方面频频发力,力图取得新突破。

        (三)服装老字号在坚守与创新中求发展

        根据北京市老字号协会公布的名录统计,目前经营主项涉及到北京市服装纺织行业服装老字号品牌和企业共23个,分别是同升和、盛锡福、内联升、红都、雷蒙、蓝天、造寸、谦祥益、雪花、宝石、华女、雪莲、百花、双顺、福景、隆庆祥、北京制帽厂、北京前进鞋厂、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大华时尚科技公司等。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老字号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老字号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状况有了很大改善,雪莲、雷蒙等一批服装老字号品牌从文化传承、时尚创新、品牌建设、设计研发、国际化、电子商务等方面着手促成企业转型升级。

        (四)服装定制业务兴起

        服装定制作为一种服装业态,它包括团队定制、个性化定制、高级定制等不同类型。团队定制以铜牛的互联网移动智能职业装定制车等一批供应链企业谋求时尚化转型。高级定制就是服装领域和时尚领域最尖端的一个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转变,北京特有的条件为高级定制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服装定制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强调个性的年轻一代和追求品质的中产阶级,同样是定制式消费的主力军。在个性化消费潮流带动下,服装高级定制正成为时尚人士的选择。服装高级定制高端品牌的发展将扩大北京服装业乃至中国服装行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三、北京服装产业时尚化升级的对策思考

        如何能够更迅速地推动北京服装产业时尚化升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院校与研究机构及相关行业需要协同发力,共同推动以下工作。

        (一)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转型

        加强服装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推进纺织服装行业产业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一,加强服装纺织行业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明确京津冀产业定位,协助传统服装制造环节外迁,构建区域性产业集群。第二,加强对服装纺织企业品牌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的扶持政策,鼓励服装纺织企业转型高科技企业,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工厂,鼓励产品与技术升级,指导技术转型。第三,坚持创新驱动。鼓励技术产品创新,凭借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政策研究促进园区转型与跨界融合

        整合北京高校、研究所、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等资源成立时尚产业研究院,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支持。指导服装产业园区向时尚文化创意产业转型,促成跨界融合,打造时尚产业生态圈。首先,指导服装产业园区向时尚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形成时尚产业格局。建设特色小镇或产业园区,鼓励国内外知名服装企业进京集聚发展。其次,推动服饰产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促成服装纺织产业与时尚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打造时尚创意产业生态圈体系。再次,鼓励以创意园区为载体的时尚产业同高端品牌产业紧密结合,同时促进时尚产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以创意园区为平台,打造时尚空间、时尚产业品牌孵化器,完善时尚传播体系,探索资本化运作模式,给予时尚产业基金支持。

        (三)扶持品牌建设奠定产业基础

        大力扶持北京市服装纺织行业自主品牌建设。首先,建立和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加强服装纺织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引导企业加强品牌战略管理。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以提升行业形象、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国际市场话语权。其次,针对独立设计师品牌及服装定制品牌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独立服装设计师行业,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给予创业支持。再次,扶持服装纺织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提升自有品牌国潮的国际影响力。服装纺织类企业的对外合作形成自身品牌知名度,真正成为国际化品牌。通过密切与世界各国相关企业、品牌及各类组织机构的联系,包括支持北京服装纺织企业在收购国际时装品牌等,搭建服装纺织产业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北京市服装纺织行业对外合作与交流,促成其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增强国际影响力。

        (四)扶持老字号企业发展凸显产业特色

        针对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字号企业的指导与扶持。首先,监督老字号的评定与退出。对于老字号企业或品牌的评定应严格把关,评定详细标准应公开。其次,对于老字号企业促进纺织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发展,提升品牌文化内涵。老字号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服装老字号品牌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帮助老字号有新发展意义深远。应特别关注老字号文化与技艺的传承及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再次,促成服装老字号企业或品牌的传播。应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老字号品牌逐渐渗透到消费者心中。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应用为一条可行的路径。在各类老字号品牌中,服装老字号对网络和新媒体的应用不佳,应鼓励并指导其进行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开拓网络渠道。

        (五)建设一流的时尚文化创意人才队伍

        人才建设是服装纺织行业发展的根本。第一,拟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有关政策。主要针对设计师人才、品牌运营人才制定服装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第二,打造人才队伍培养平台。高等院校在培养高水平应用性的人才方面加大实践性、创新性环节,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对接,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展开合作,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推动院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促进学科建设、技能培训与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第三,组织相关人才培训。充分发挥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组织开展人才培训,提供专业指导和课程。第四,人才引进。制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强吸收引进国际创意设计、科技研发、品牌管理运营高端人才。

        (六)升级系列时尚活动增强国际话语权

        升级以北京时装周活动为核心的系列时尚活动,增强北京的国际时尚话语权。世界时尚之都都有与其齐城市命名的时装周活动,北京建设国际时尚之都也离不开展示服装纺织品牌影响力的北京时装周。整合政、产、学、研、媒体、电商平台等各种资源,打造“秀、展、赛、坛、售”五位一体的、彰显文化与传媒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北京时装周,提升北京文化软实力。利用京津冀协同、“一带一路”项目等扩大其国内与国际影响力,将其建设成为北京服装纺织行业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扩大北京在国际时尚产业的话语权。

        (七)建设大数据平台驱动产业发展

        建设时尚产业大数据平台,以数据驱动产业发展。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应联合或委托行业协会、服装纺织行业重点国企整合行业数据、重点企业销售数据、新闻舆情数据、电商平台数据,建设时尚产业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大数据在产业政策指导中的作用,以数据驱动产业发展。

        (八)指导境外投资领域促进国际合作

        研究并指导境外投资的促进政策,促进国际合作。目前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的国际市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等地区,应鼓励企业逐渐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产业链布局延伸到国外,可以组织市属重点企业考察国外的产业资源、合作伙伴与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品牌收购与运营。提高北京市服装纺织企业的国际化品牌运营能力。

        (九)设立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基金助力产业发展

        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联合社会投资机构,共同发起北京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基金,引领与助力服装纺织行业及时尚产业的发展。引导基金可以采用母子基金的模式,撬动社会投资机构与社会资本的投入,吸引相关企业对以服装为核心的时尚产业的关注。通过利用专业投资机构及其它专业化公司的力量,加强投后管理,孵化壮大被投企业、扶持品牌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培育设计师与工作室、加快时尚文化创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助力服装纺织行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