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责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青”字号……如今,在北京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部(以下简称“事业部”)内,这三个“人才强企”平台已经成为企业人才培养的“沃土”,不仅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径,更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顶层设计引领人才发展新格局
事业部党委将人才强企战略置于“十四五”规划发展的核心,明确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先后制定并实施了《青年员工“栋梁计划”实施细则》《中层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吸引优秀毕业生工作的实施细则》《导师带徒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构建了系统完整、覆盖全员的人才政策体系,实现了从毕业生引进到青年培养、从中层选拔到干部任用的全链条制度保障,彰显了以人才驱动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清晰路径。
目前,事业部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多支项目团队扎根一线、攻坚克难,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彰显出强劲实力;一批年轻干部勇挑重担、锐意进取,在关键岗位上展现出领导力和执行力,推动事业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系统施策构建人才培育新体系
事业部党委以“三项制度改革”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人才引进、培养、选用、激励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良好的企业人才发展生态。
人才培养工作中,事业部党委构建了“导师带徒”“栋梁计划”“一人一策”等多层次培养机制。累计评选出17对优秀师徒,5对获集团表彰;56人纳入“种子计划”,67人入选“苗圃计划”,21名优秀青年被确定为后备人才,事业部为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干部选用方面,事业部党委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机制。大力选拔年轻干部,累计提拔35岁以下干部9人次,占比53%,项目班子副职平均年龄降至38.77岁,多名90后担任项目经理。同时强化考核激励,推行轮岗交流机制,有效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
品牌平台结出人才建设新硕果
人才建设既要有制度体系,更要有实践载体。事业部党委通过打造三大品牌平台,为人才提供创新实践沃土。
“党员责任区”品牌成为党建引领发展的红色引擎。累计设立21个党员责任区,覆盖党员50余人、群众120余人,形成了科学划分各区、明确工作要求、制订活动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定期开展交流、组织年度考评的“六步法”创建流程。各项目创新实践纷呈:六小村项目“党员责任区+栋号长制”强化了班组管理;苏家坨项目开展“安全积分银行”实现穿透式管理;南京银行项目通过“接诉即办”“未诉先办”拓展社区服务,彰显国企担当。
“职工创新工作室”品牌成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先后成立既有建筑改造、装配式智能建造和机电工程3个创新工作室,吸引10余个项目团队、共39名员工参与。其中既有建筑改造工作室获北京市级认定,装配式智能建造工作室获集团认定,相关成果获集团自主创新奖。
“青”字号品牌成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快车道。建立35岁以下青年人才库,实施管理型和专长型人才分类培养,目前库内有74人,其中16人已步入中层岗位。通过举办“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评选、主题座谈等活动,搭建青年与高层对话平台,6人获评该荣誉,充分激发青年人才活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