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保障人员在核心区域开展设备巡检。    ■通讯员 程伟/摄

   9月3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作为纪念活动保障最直接的参与者,全面融入国家电网公司和北京市保障体系,将极致思维、极限思维、贯穿思维贯穿于保电全流程、各环节,坚决承担起主战场、最前沿的重大活动供电责任。当天22时,随着最后一项保障任务结束,国网北京电力以“零失误、零差错”的实际行动,圆满完成各项供电保障任务,兑现了保电万无一失的庄严承诺。

  自今年3月全国两会结束后,国网北京电力正式启动筹备工作,成立供电保障领导小组,下设“1办12组”,制定了150项重点任务。进入演练冲刺阶段,启动“1+2+27”的三级指挥体系,实现指挥精准、信息畅通。组建98支“1+N”保障团队,为重要客户提供精细化、延伸化供电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设立13个临时党支部、59支党员先锋队,实现重点保障点位“党员责任区”全覆盖。

  在筹备过程中,国网北京电力充分考虑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提前编制保障预案和重要点位“一岗一案”,建立健全保障预案体系,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持续优化保障值守与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各级人员熟练掌握保障标准与操作要点。

  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是本次保电工作的核心区域。7月初,天安门地区临电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展开。面对400余处临时用电需求,国网北京电力组织员工多次勘查、反复论证,综合考量电源点分布、用电负荷及安保分区等因素,不断优化临电工程建设方案。电力员工昼夜奋战、全力冲刺,于7月底前全面完成所有临电设备送电任务。

  自9月1日8时起至9月3日活动结束,保电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国网北京电力启动特级保障,三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1.7万余名电力保障人员到岗就位,对重点站室、线路实行24小时值守。“1+N”保障团队进驻重要客户现场,动态跟踪活动流线和用电需求,将保电服务精细延伸至每一个插座、话筒和灯头,确保重要负荷“零闪动”。85辆应急发电车随时待命,应急抢修力量保持“一键启动”状态。

  此次阅兵,天安门广场上的电子屏幕向观众实时展示着精彩画面。与观众关注电子屏幕的正面不同,保电团队成员张鹏飞的视觉焦点在电子屏幕的后面——用电的关键部位。“为保障供电万无一失,电子屏幕采用两路电源供电,这样能够确保不出任何闪失。”张鹏飞介绍。保障期间,他与同事们负责检查这些电子屏幕用电情况,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