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40公里,车间距精准控制在10米,车辆匀速平稳行驶、分秒不误……盛大的阅兵式背后,还有一支特殊的车队默默接受“检阅”——它们就是北京公交集团的大巴车队。在此次重大活动保障中,公交集团共计出动车辆629部,承担了来自40所学校的3000余名大学生合唱团成员和2.4万余位观礼嘉宾的运输保障任务。
周熊和师父关晓冬共同承担外国政要团队的用车服务任务。在三次全要素演练中,师徒二人反复踏勘路线,精准记录弯道、坡度和盲区等细节。关晓冬亲自示范油门踩踏角度与方向盘微调技巧,确保实现“丝滑转向”,保障车内贵宾无颠簸感。
公交集团调度指挥负责人介绍,从第一次演练的热身流程,到第二次的查漏补缺,再到第三次全真模拟,在广场活动指挥部和市交通委的指导下,公交集团实现了指挥体系、车辆人员、时间节点的高度协同。在时间管控方面,更是以“秒”为单位计算行车时间,精确到每一个路口、每一个点位,确保保障车队准时准点、无缝衔接。
此次活动之前,北汽出租汽车集团商务分公司党支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请战书”——7名曾圆满完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保障任务的一线驾驶员,集体主动请缨,希望再次承担服务保障重任,“我们熟悉流程、了解风险点,更有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袁东征、卢文杰、赵增强、孙立田、关晓冬、许建成、王洪震,这7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再次上阵。他们不仅是驾驶技术的标杆,更是安全行车、文明服务的典范。
“前浪”挑大梁,“后浪”也不负众望。由驾驶员李立地、魏英杰、周熊和张麒峰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堪称北汽出租汽车集团重大任务保障中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个个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实力派。作为团队的“调度中枢”,魏英杰脑中仿佛装着一张“活地图”,对大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条路线、每一位驾驶员的状态了如指掌。任务执行期间,他全程依靠手台进行调度,精准高效地将指令传达至每一位驾驶员,确保车辆调度零误差、衔接无缝隙。
针对社会面公交保障,公交集团结合道路交通管制信息,按照“一线一策”原则,制定线路运营调度措施和恢复方案。“尽量做到道路临时管制一结束,公交线路就迅速恢复该路段通行。”公交集团调度指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第一时间恢复重点站点发车,公交集团采取中途场站就近备车的措施,使车辆快速到达解控区域,相比从首末站发车效率更高。
此外,为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当部分地铁线路、站点采取临时措施时,公交集团加大对其并行公交线路的运力投入,在重要节点配备机动车,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发车。同时,在198个重点站台安排1330人现场值守,负责站台秩序维护和现场引导。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