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家走进校园。                           ■企业/供图

   9月4日,正值秋季开学季,全国科普月北京生态环境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也拉开帷幕,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连续多年精心打造的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开学环保第一课如约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此次课程邀请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北京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老师走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为同学们讲解水泥厂里的绿色环保高科技。活动当天,视频课程同步在线上发布,石景山区教委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在云课堂观看学习,全市多所中小学也在近期组织学生集中观看。

   水泥生产    感受科技赋能的绿色蝶变

  “同学们,你印象中的水泥厂,是否还是灰尘漫天、机器轰鸣的场景?”课程开始,工作人员用充满悬念的开场白点燃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同学们带着疑问与期待观看视频课程,开启了一场环保科技探索之旅。

  “石灰石等原材料通过均化、配料、研磨、煅烧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最终就变成了水泥。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叫作‘两磨一烧’。随着环保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水泥厂里藏着很多‘环保小卫士’,让水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对环境更友好。”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水泥生产工艺区,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着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以及藏在其中的环保超能力。“看,这些除尘器,它们就像超级吸尘器一样,把窑头窑尾产生的灰尘都吸得干干净净,坚决不让有害气体乱跑。工厂门口那块黑色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废气排放的数据,就像工厂的‘环保成绩单’,它时时刻刻接受大家的监督。2024年,我们这里的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超过99%,比国家规定的标准还要高呢。”听到这里,同学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也对环保科技的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飞灰曾经是一种难处理的污染物,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如今,依托先进的环保技术,它实现了华丽变身,成为了水泥生产的原料。”同学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当得知这种转变不仅解决了飞灰的污染难题,还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时,深刻地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在环保领域的重要作用。

   展馆之旅     触摸历史时光的精神传承

  课程的最后一站是水泥展览馆。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展品诉说着厂区的发展历程。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道:“眼前的这个圆筒就是立波尔窑,它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1958年就建设了,后来在1975年,职工们还自己动手制造了第二台。中国历史上共有9家立波尔窑水泥生产企业,但现在完整保留下来的就只有大家眼前的这一台了,是不是很珍贵?”同学们仔细聆听,了解了水泥厂厚重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老一辈工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

  活动最后的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与专家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通过当天的学习,同学们见证了环保科技为传统工业注入绿色动力,使其焕发新生的生态蝶变,在惊叹环保高科技的神奇魅力同时,一颗颗环保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课程得到了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石景山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也是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在全国科普月期间组织开展的第一场科普活动。接下来,全市还将组织更多的学校、环保企业、社区等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北京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