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招聘舱”改变居民“找工作”的方式 ■记者 董一鸣/摄
今年5月起,每逢周五上午十点半,在西城区白纸坊街道王府井U生活中心广场上,一个科技感十足的玻璃“直播间”便会准时亮灯。与寻常带货直播间不同,这里主播推介的是辖区及周边各类工作岗位。求职者无须再去拥挤的招聘会,只需用手机点进直播间,就能“云逛”岗位、“一键”投递简历。这个新亮相的“数字直播舱”是北京市首个落地街头的一体化创新就业服务平台,正改变着居民“找工作”的方式。
玻璃舱里“带岗” 简历“云投”真方便
走近细看,几平方米的透明舱体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专业灯光柔和,高清摄像头多角度捕捉,收音设备清晰收录声音,其核心是集成智能导播系统的主控台。主播翟硕熟练地介绍着工作,屏幕实时切换岗位信息和企业介绍,还叠加展示简历投递二维码和数据看板。
“家人们看过来!这家物业公司急招电工,有五险一金,工作地点在白纸坊附近,放宽经验要求,感兴趣的赶紧扫码投简历!”翟硕的声音清晰传出。她是北控集团所属北控三兴公司“三兴职赢”品牌项目经理,深耕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十几年。和她搭档的主播都是人力资源行业“老兵”,既懂岗位匹配,还能在直播中穿插一些求职技巧,如简历撰写、面试准备等。
直播间外,不少路过市民被吸引驻足。家住附近的张大爷掏出手机扫了屏幕上的二维码说:“比跑人才市场省事,给我闺女看看,她正想换个离家近点的工作。”数据显示,“沉浸式场景化招聘”效果显著。自开播以来,总观看人数达31.6万,单场最高观看人数达2.9万人,累计收到7569份简历,发布岗位14012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617人。便捷的操作让“云应聘”触手可及。
“人工智能+就业” 破解家门口服务难题
看似简洁的“玻璃盒子”实则是北控三兴团队的技术结晶。“数字直播舱是‘三兴职赢’品牌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北控三兴常务副总经理崔磊介绍说,它集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核心是解决“家门口”公共就业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传统线下招聘会受场地、时间限制,效率低;线上平台信息混杂、缺乏公信力。“直播舱”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专业集成,将复杂直播设备浓缩为一键式操作,降低街道、社区开展就业服务门槛;二是精准触达,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岗位信息精准推送给有需求求职者,尤其关注就业困难群体;三是多平台联动,支持向多主流平台同步推送直播流,扩大覆盖面;四是多端融合,直播间设于街头宣传效果好,还能引导直播流量至“纸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小程序,实现全就业周期服务闭环。
“我们通过直播创新就业招聘服务,核心目标是增强公共就业服务效能和可及性。”崔磊强调,“直播舱如嵌入社区的‘就业服务站’,是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关键一环,可以让有需求的市民,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就地就近享受高质量服务,实现就业托底。”直播间推出的“零工岗位”,则精准对接附近社区“宝妈”等灵活就业群体需求。
数据安全托底 可复制模式将推广
针对求职,“三兴职赢”拥有专业审核团队,严格把关上线企业资质与岗位信息真实性,让求职者安心求职。项目团队补充道:“所有就业数据会进行加密处理,以保障信息安全。”
直播间内外高效运转依赖于数据支撑。直播时,后台实时分析人流热力图、岗位关注度、简历投递率等数据,帮助工作人员动态调整岗位推介策略、优化直播内容。而且沉淀下来的的数据是精准匹配人岗、优化区域就业服务体系的宝贵资源。
目前,位于白纸坊的“数字直播舱”固定每周五上午十点半开播,持续一个半小时,成了周边居民周五的新期待。翟硕高兴地看到这些变化说:“很多人以前不知街道有便捷找工作渠道,现在知道了且效果很好,商场商户还主动预约直播招聘。”记者还了解到,“数字直播舱”将在全市进行推广,下一步将落户丰台,助力区域公共就业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