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通过使用屋顶光伏所发绿电提升绿色竞争力                          ■企业/供图

  从100%可再生能源覆盖到全流程碳足迹管理,从技术创新驱动减排到低碳模式行业复制,京东方将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打造成国内显示行业首家“零碳工厂”。近日,记者走进这家“零碳工厂”,探寻它的“零碳秘籍”。

  “零碳工厂”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技术性节能减排措施,使工厂的碳排放综合为零。这样的工厂不仅对环境友好,还能提供健康、环保的产品。记者在京东方“零碳工厂”看到,这里的厂房布局非常紧凑,设备自动化程度也很高。相较于传统工厂,这里几乎看不到工人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和机械臂有条不紊地工作。

  如何达成“零碳”目标?京东方科技集团绵阳区域总经理曹成熙介绍,“零碳工厂”主要有三大核心路径。首先是100%绿电覆盖。2023年,“零碳工厂”通过采购水电、风电及光伏绿电,实现生产用电可再生能源化,年间接减排量达51万吨。其次是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环节,通过碳足迹监测,并分析优化减碳重点方向,减少产品迭代升级带来的碳排放影响,实现碳排放透明化管控。目前,京东方产品碳足迹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最后是技术减排降碳。“零碳工厂”以技术创新驱动节能减排,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持续发力。例如,借助延长NF3气体清洗周期、空压机节能改造、洁净室智能照明调控等技术,该厂仅在2023年就直接碳排放减少3255吨、间接碳排放减少3677吨。

  该“零碳工厂”不仅通过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更以“绿色效能”反哺生产效率。曹成熙表示,该厂投建31.7兆瓦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年均发电量可达24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万吨,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能源管理体系采用IDC工业数据中心,对全公司各个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追踪,包括生产制造、设备运转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并改善节能措施。2024年该厂提出60余项节能措施,累计节电3263万千瓦时,减碳1.75万吨。与此同时,该“零碳工厂”的“光伏自建”“自由冷却项目”等创新模式正快速复制至京东方其他产线。以“自由冷却项目”为例,其年节电量为58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12吨,为高耗能洁净生产领域提供了可推广的低成本减碳方案。

  “‘科技+绿色’的完美融合代表了显示行业的未来方向。‘零碳’不仅是目标,更是企业责任与技术能力的双重体现。京东方通过‘绿电覆盖+碳足迹管理+技术降碳’的创新模式,率先实现生产环节的‘碳中和’。我们希望通过实践,为高精尖制造业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路径。”曹成熙表示。

  通过“绿色管理、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循环、绿色投资、绿色行动”六大路径,京东方构建了覆盖全价值链的低碳体系。截至目前,京东方旗下18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并拥有显示行业唯一的1家国家级“无废工厂”,1家“灯塔工厂”,2家“零碳工厂”及4家“绿色供应链”认证企业。

  此外,京东方还积极响应SBTi及CDP等相关国际倡议,旗下已有7家工厂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京东方连续14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在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持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