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清洁能源安全知识宣讲现场 ■企业/供图
近日,京能集团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能清洁能源”)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应急管理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授予2022—2023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先进集体称号。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京能清洁能源以体系化安全治理、实战化技能锤炼和文化沁润创新生态,交出了一份“零重大事故、零职业病、零环保处罚”的亮眼答卷,为行业安全生产与健康管理树立了标杆范例。
制度管控 织密安全防护网
京能清洁能源成立了以公司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安康杯”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把“安康杯”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京能清洁能源扎实开展“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管理履职清单”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化该公司主要负责人依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时与各单位签订了《2023年安全环保责任书》,并对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进行了总结。
京能清洁能源工会在建立健全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优化提升劳动和技能竞赛制度,形成了包含4大类、9个专业的竞赛赛制,鼓励引导所属企业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推行首席技师、技术能手制度,增强技术工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引导更多的职工精研技艺、苦练本领,不断推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提升。
深化“安康” 多维发力筑安全
作为生产型企业,京能清洁能源充分发挥“安康杯”竞赛载体的作用,把职工培训教育、创建安全合格班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活动纳入到“安康杯”竞赛活动中,使活动更具有活力和号召力,同时,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全员隐患排查、智能平台应用等多元举措,多维发力,共同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为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京能清洁能源及所属各单位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中层干部和一线员工互助讲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组织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开展安全宣讲202场,累计参与3192人次;发表文章或心得体会42篇;开展安全生产“公开课”等活动263场,累计参与3649人次。
聚焦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京能清洁能源组织开展主要负责人“五带头”活动,结合生产中心工作,全面、准确、深入地开展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活动。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积极落实,深入现场排查隐患,对危险作业及外委单位管理开展全面检查对隐患整改进行部署,督促落实整改闭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104次,累计参与577人次;开展高危作业安全风险排查整治59次,累计参与406人次;对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排查整治41次,累计参与195人次。与此同时,京能清洁能源科技赋能深化隐患治理,推动清洁能源安全管理平台使用,鼓励员工利用“身边隐患随手拍”模块,共同消除身边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生产环境。全员累计参与安全隐患排查1732人次,发现安全隐患4501个,奖励表现突出人员4名。
京能清洁能源以“6·16安全宣传咨询日”为契机,联动属地应急部门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发放手册千余份,组织500余人观看专题片。举办首届“京能杯”安全知识竞赛,吸引京内外500余人线上线下互动。持续推进“本质安全型班组”建设,39个班组获评星级安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获省级示范企业认证。
通过“科技强安、文化兴安”双轮驱动,京能清洁能源实现全年安全警示教育4167人次、安全标语悬挂2577幅、新媒体宣教视频播放量超万次,以扎实行动践行“生命至上”理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安全根基。
以赛促学 锻造产业铁军
在2023年全国电力行业风电运维技能竞赛中,京能清洁能源遴选的7名选手获得了多项荣誉。高光的背后是他们长年累月的工作积累以及刚刚完成的540学时“魔鬼训练”。
在历时五个月的培训期间,参赛选手以“理论+实操+竞赛”的方式,进行了变电运行理论、电气仿真实操、上海电气风机理论、实操等培训近540个学时。通过此次培训,不断提升参赛选手专业技能,激发一线职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热情。
以赛促学激活人才动能,在京能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常态。各级基层企业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燃气发电企业以机组检修、供热供冷、小指标竞赛为手段策划开展检修劳动竞赛,从安全管理、检修管理、文明生产、施工进度、设备修后质量、五精管理等方面作为评判标准,有效促进了各项生产检修经营任务的完成,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分公司围绕风、光、水电站的生产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技能比武,掀起了大学习、大培训、大比武的热潮。据统计,仅2023年,参与工会举办各类竞赛的职工达3000余人次。京能清洁能源“京能杯”技能竞赛以职工“成长平台”为载体,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工作氛围。
创新活力与主动作为在企业各层级持续渗透,驱动发展势能全面释放。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2023年京能清洁能源职工创新课题累计立项97项,取得成果84项,发表论文83篇,申请到专利110个,为清洁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平添新动能。
未来,京能清洁能源将以安全生产为帆,驶向更安全的能源未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