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龙正在擦拭公交车扶手                                              ■企业/供图

  李建龙是北京公交集团客五分公司812路驾驶员。自2006年成为公交驾驶员以来,他在这条线路上已手握方向盘穿行于京冀两地整整19个年头。19年中,他始终把乘客安全视为初心使命,以一件件暖心故事、一串串扎实数据,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

  用使命担当诠释雷锋精神

  812路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河北省的跨省公交线路,这条线路长、乘客多,途经燕郊首钢生活区、华北科技学院、中共交通运输部党校等繁华路段,路况复杂,途中有14个公交站、30个红绿灯,哪个路段地面有坑、哪个路口行人车辆多……这些细节早已被李建龙熟记在心。

  2019年6月的一天,一位小女孩走到驾驶室外,递给李建龙一个大苹果,真诚地说:“叔叔,我马上就要上初中了,以后就坐不了您的车了,特别感谢您这些年的照顾。”那一刻,李建龙的眼眶湿润了,这背后,是一段延续近6年的守护温情。6年前一个寒冷的冬日,一位60多岁的大妈急匆匆地上车问道:“师傅,您这车到六小吗?”李建龙回答:“您在北欧小镇下车,往前再走几步就到了。”随后,大妈领着她的小孙女上了车并连连感谢,李建龙微笑着点点头,确定她们扶好坐稳后,他才缓缓踩下油门,平稳起步,安全守护着小女孩的上学路。

  一直以来,李建龙坚持把“雷锋精神”作为一份情感来守护、一种传统来弘扬、一份使命来担当,立足本职,为京冀两地乘客提供优质服务。

  用无私奉献书写雷锋精神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事。在岗19年,李建龙实现了零责任事故、零投诉、零扣罚,服务热情,深受沿线乘客的表扬与称赞。

  2017年6月的一天,李建龙驾驶车辆行至通燕高速白庙收费站时,发现前方一辆小客车停在路中间,发动机盖冒着黑烟,驾驶员焦急求助。李建龙立即将车停靠至安全区域,向乘客说明情况后,拎起灭火器冲向小客车,与驾驶员合力扑灭火势。回到车上,乘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两天后,小客车驾驶员专程来到车队,送来锦旗表达感谢。接过锦旗,李建龙谦虚地说:“遇到这种情况,每名公交驾驶员都会这么做的。”

  在冬奥保障期间,李建龙主动请缨承担最艰苦的夜班任务,提前两小时到场检查车辆,并总结安全隐患经验与同事分享,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运输保障任务。工作之余,他积极参与车队志愿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同事,听从指挥,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为车队发展贡献力量。

  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多年的驾驶经验让李建龙深刻领悟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他总结道:“一名公交驾驶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开车’这么简单”,为此在每一趟运营中,从班前宣誓到车辆例检,他始终做到一丝不苟,用实际行动向市民百姓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乘车体验。

  发车前,李建龙会仔细检查车辆的发动机、轮胎、灯光、雨刷器以及车内的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认真打扫车辆内外卫生,清理机舱卫生,确保车辆干净整洁、处于最佳状态。

  运营中,他注重安全驾驶,做到不急加速,平稳起步。因为车辆行驶衔接顺畅,不少乘客专门等候来坐他驾驶的车。当乘客询问时,他做到有问必答;遇到了行动不便的乘客时,他会主动伸手搀扶,在没有座位的情况下还会及时帮助找座位。“公交车进站后,轮胎与站台边距离不得超出30厘米。”李建龙严格执行着这一标准。每当公交车停车后,乘客跨一步就可上下站台,这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帮助很大。

  不仅如此,李建龙带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员们积极探索消除安全隐患的方式方法,设计推出了“做例检、除隐患、遏事故、保安全”的十二字安全标语,确保运营万无一失。

  李建龙把无私奉献、优质服务化作日常、融入经常,以“学雷锋”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勇气践行着公交人的使命担当。19年如一日穿梭在京冀两地,李建龙已累计安全行驶88万公里,荣获安全行车“银方向盘”奖,2019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2023年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公交司机”。李建龙说:“乘客的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我会继续坚守在公交驾驶员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