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在影院上映 ■企业/供图
坚定温暖,充满治愈力量。2月18日,由北京歌华传媒集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北京歌华移动电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在人民院线影院及北京市各大影院上映。随着大银幕亮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将观众带入城市治理的微观现场。该影片通过走访40余个相关单位,真实地记录基层话务员、社区工作者与政府职能部门在解决市民诉求过程中的有关故事。
该影片选取了胡同停车治理、老楼加装电梯等7个主题故事,从敏捷治理、韧性治理、主动治理、智慧治理等角度,立体展现北京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的创新实践,以及制度设计背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以西城区胡同停车治理故事开篇,通过纪实拍摄手法,讲述了核心区600年老街停车治理的温情与智慧,通过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经历、真实的影像诠释了基层工作者“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真实又感动!”观影后,76岁的官园社区居民孔繁震说道。退休前,孔繁震也曾做过10年的社区工作,“我希望更多的市民都能走进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从而更好地理解社区工作和基层干部。”
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正式发布,标志着北京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推动社会治理。《您的声音》不仅是一部关于制度的纪录片,更是一次关于人性与关怀的深刻审视。通过对群体诉求的表现与反馈,该影片探讨了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确保每一位市民的声音都能够被倾听。导演徐洁勤表示,影片经历了近一年时间的创作,采访了百余位工作人员,拍摄涉及全市9个区120余个场景,生动挖掘了不同岗位的接诉即办工作人员的真情实感,在追求真实的基础上把影片拍得生动鲜活。“片中我们运用了很多普通市民的声音,他们也是这部影片的主演。”徐洁勤说。
“希望今后的工作能再上一个台阶,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在片中出镜的“12345”热线话务员刘缓表示。作为聚焦于政务服务改革的纪实电影,《您的声音》创新采用“浸入式”拍摄手法,通过热线工单的流转轨迹,串联起12345话务大厅、街道网格中心、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等多个民生场景。在基层工作人员的讲述中,为民服务的机制不断与时俱进、自我革新,一幅未来接诉即办工作的蓝图逐渐浮现。而这套起源于北京的治理经验也为世界超大城市的民生治理给出了中国式的亮眼答卷。
作为北京市属重点文化企业和首都影视产业排头兵,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市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影公司”)在影片上映当天,充分调配资源,大幅增加该影片排映量,在集团旗下直营影院和新影联院线加盟影院为北京市民呈上了约4400场该影片的放映。
据了解,在《您的声音》筹备到上映全过程中,北京电影公司积极作为,统筹联动新影联院线等集团电影板块二级单位,在北京市60余家影院的大屏及映前宝贵时段,高频次播放影片宣传片,助力实现良好传播。同时,在影城大厅精心布置海报展架等宣传物料,影片资讯等信息成功触达约35万影院观众。为进一步点燃影片热度,北京电影公司深度挖掘自身资源,在集团旗下大眼睛票务平台打造影片专属页面,从界面设计到功能布局,均以市民便捷购票为出发点,有效提升市民购票体验,为影片的广泛传播与深入推广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年来,北京市依托12345热线,创新开展接诉即办改革,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层治理大变革。据不完全统计,近6年来,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共受理1.5亿件群众和企业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双双提升至97%。2024年,12345热线受理2400万件诉求,显示出首都市民、企业对接诉即办的信任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很多镜头都生动捕捉到基层工作者在处理诉求时的艰辛与担当。他们日复一日,协调各方力量,解决一个又一个复杂难题,既有对政策法规的精准运用,也有对群众情绪的耐心安抚,更有对创新治理方法的积极探索。”市民李先生观影后说道。12345为民服务热线架起了为民服务“连心桥”,正是这些平凡英雄的坚守,构成了城市治理最坚实的底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