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苏州街站一体化棚户区改造项目竣工交付,居民喜迁新居 ■记者 周宇杰/摄
“这房子真好,比以前宽敞多了;采光比以前好了,还有电梯,不用爬楼了。”家住海淀区苏州街的周大爷高兴地说。记者了解到,近日,北京首个轨道交通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的一体化项目完成交付,数百名市民搬进新房。
海淀区苏州街站一体化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地上一、二层为配套商业,三层及以上为住宅,住宅部分近一半房屋用于原址居民回迁安置,剩余房屋作为商品房,平衡改造资金。该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后,于2024年12月29日至31日集中交付了商品房和回迁安置房。
该项目位于地铁10号线与16号线换乘苏州街站东南侧,原址有两栋居民楼。借地铁16号线建设契机,该项目通过与苏州街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实施,对该片区域进行了更新改造,实现了交通出行便利,并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改善了周边环境设施,赢得了居民一致好评。
王女士说:“以前我们住的房子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特别不方便,且房屋格局也没有现在这么规整,现在房屋宽敞了不少。我们出门就是地铁非常方便,也不用担心路上堵车的问题,今年春节能在新家过年了。”
该项目依托轨道交通进行一体化建设,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城市发展多元融合,实现了地铁出行、回迁安置和便民服务多重目标。一是通过交通一体化,住宅、商业与地铁出入口无缝衔接,市民可以非常方便地到达苏州街地铁站,乘坐地铁10号线或16号线,极大地提高了出行便利。二是通过功能一体化,地下五层设置地铁功能用房、地下一层至地下四层为地下车库,地上一层至二层设置便民商业,形成了停车、购物“一站式”服务圈,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三是通过景观一体化,统一整体设计风格,对地铁风亭等附属设施进行整合和消隐设计,南侧设置约2000平方米的精致花园,北侧设置景观广场,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多样性、互动性场所。
该项目同步解决了16号线苏州街站开发建设和老旧危房改造两个难题,京投公司将地铁建设投资政策与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资金平衡机制相结合,灵活借鉴地铁建设的拆迁程序,有效解决了城市更新的资金与拆迁难题,实现了跨项目、跨地块的资金高效调配,确保了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更新的双赢局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