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1月13日开幕。在过去的一年里,委员们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凝聚共识。大家纷纷表示,积极建言献策,共促首都新发展。
来自农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首农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农食品集团一直在未来食品、农业科技创新、畜禽种业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本次上会带来的提案是“用基因编辑技术,提升改造农业种业水平”。首农食品集团旗下首农股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病性能突出、综合性能优良的基因编辑抗蓝耳猪新产品,已在新种质创制、生物安全评价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新进展,产业前景广阔。未来,首农食品集团将发挥种业龙头企业作用,深耕畜禽种业科技布局,为持续提升北京市动物基因编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水平,助力北京打造“种业之都”和建设世界科技创新高地贡献首农力量。
“怀柔科学城已经布局科研平台约30个,还有多所高校。预计到2028年,怀柔科学城和中关村科学城每日往返人数不低于5万人次。增设轨道交通,对于解决人员出行、保障怀柔科学城建设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来自经济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密云区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王武军建议,要规划建设连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学城的轨道交通。王武军说,怀柔科学城地处怀柔、密云两区交界处,两区至今都未开通轨道交通,大家都迫切盼望开通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增强,有助于促进怀柔区和密云区的文化旅游休闲事业发展。
“今年我仍将继续关注民生问题,关注城市副中心的城乡融合发展。”来自环境资源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汪碧刚说,对于北京这座超大城市而言,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具有积极意义。汪碧刚说,对于城市副中心的城乡融合发展,应加强平台建设,让城市先进生产要素根据市场需求优化配置到农村相关产业中;加大部门协同,就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产业融合、产业转型、新型产业构建,提供更加务实的指导措施,并进一步完善各部门间的职责划分,促成城乡功能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互补;可以将潞城镇作为试点,搭建好城乡协同发展平台,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融合发展样本。
民建界别委员、民建石景山区工委主委汪礼俊带来了关于在京西建设国家工业博物馆的提案。他表示,京西地区曾是首都工业的发祥地,见证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工业史诗。在京西地区建设一座国家级工业博物馆,是实现工业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式。他建议,充分利用京西工业遗存的现有空间和设施,能改不建,物尽其用;结合北京市和石景山区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规划,考虑利用京能石热厂现状土地,着力打造以国家工业博物馆为核心的国家级新型工业文化综合体。
市政协委员、北京工美集团董事长魏连伟表示,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集聚着众多艺术家,建议创建一个国家级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