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2025”现场                                ■企业/供图

        1月11日,“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2025”开幕。本届双年展以“征候|视界”(SYMPTOMATICA| HORIZON)为主题,由策展团队Vestige策展,汇集来自13个国家的艺术家,通过24件艺术作品,重新构建感知、体验和诊断未来的方式,积极推动全球深度对话与思想创造。

        “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2025”以“征候|视界”“消逝”“回声”“拓扑学”为线索,作品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生物艺术与动态艺术,创造出一个个时空隧道,让过去与当下在现实的膜层上共振,将传统媒介与科技融合,将生物系统与数字网络及自然交织,并将声音转化为有形的形态,构成了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崭新叙事。材料在艺术家各自独特的实践中被转化为艺术,以具象化新现实的姿态呈现。此次双年展重新定义了当代性,将其视为一种历时性的多维流动,而非共时性的静态聚合,揭示艺术在不断演变的现实中的重要性。它创造了一个空间,让观众积极参与诊断过程,与这些颠覆传统时间、物质和意识观念的作品互动。

        在“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2025”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科学为何在艺术中变得如此重要这一议题,执行馆长李东妊认为,798CUBE在过去两年的探索中,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发现,科学是本质,科技是路径,艺术是表达,这三者相互交叉,又相互影响。在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科学、艺术与科技之间的融合已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问题,不仅需要科学数据与科技的支持,还需要从艺术的视角进行探讨,这些问题往往成为艺术-科学-科技双年展的重要主题。随后,策展团体Vestige代表褚梦儿进行了双年展主题的阐述。在解读展览的时候,她强调科学不仅仅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它同样为艺术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开幕圆桌论坛邀请参展艺术家拉尔夫·贝克尔、纳维德·纳瓦布、玛丽亚·科申科娃、王功新、莎莎·斯帕察尔、Cod.Act成员安德烈·德科斯特德,以及策展团体代表金允哲,围绕“从破界到破局:新角色,新纪元”的主题探讨以科学作为艺术实践基础如何为艺术创作带来新角色,以及支撑这些创作的底层逻辑:媒介哲学如何为当代艺术运动中的新流派开辟新的可能性。

        在随后的展览开幕式中,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明丹为双年展致开幕辞,她提到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并言辞恳切地道出798·751园区从过去到未来的演变,“每一个时代、每一项技术、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人类与世界对话的见证。而今天我们所要呈现的,正是艺术家们通过科学与技术为我们展开的全新‘视界’。798·751园区从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转型至如今中国最大规模的艺术和创意产业集群,这是一段独特、复杂也精彩的历史,也是一个持续解构、不断重塑的过程。也因此形成了798·751园区,这样一个解构与重塑的场域。我们不只是历史的见证者,还是未来的创造者。”

        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798ASTB)是国内首个以艺术、科学与科技纬度展开探索的双年展。“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2025”为跨学科者们提供了一个探索这两个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平台,致力于展现诸多艺术家、科学家等跨学科工作者的思考过程,聚焦科技智能时代下的突出症候,通过多重瞬间性并存,挑战时间和感知观念时代。“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2025”凝聚了艺术与科技的变革力量,彰显出这两个领域不但能够共存,还能够协同发展的潜力,进而拓展人类创造力和理解力的边界。它不但提倡创想,更期望激励大众批判性地思考技术进步对人类和社会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