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信用北京暨信用中关村论坛·京津冀晋信用合作共建交流会于石景山区召开,会议旨在深入推动信用北京高质量发展,促进京津冀晋信用合作共建。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诚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2024年,拓展专用信用报告覆盖领域,实现一份报告替代42个领域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累计帮助近5千家企业下载专用信用报告1万余份;建设“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打造申请“统一入口”,修复“一网通办”,结果“一并更新”;统筹建设北京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帮助3万余家企业获得贷款1680亿元;拓展跨区域信用多场景应用,探索推动信用医疗在京津冀晋地区互认,推出“信用+文旅”模式,以信用保函代替旅游质量保证金;支持信用服务业发展,朴道征信各类产品累计调用量已超550亿次,签约客户超1000家,其帮助缺少传统金融机构信贷记录的人群能够更好地享受普惠金融服务,有效激活了数据要素价值。

        北京市各部门、各区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将信用与行业监管、社会治理等有机结合。北京市文化市场执法总队创新建立文化市场风险综合评价—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以“红黄蓝绿”四色评级为基础,对市场经营主体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其中,绿色、蓝色企业现场检查总量同比减少超过80%。石景山区持续扩大“信用+医疗”覆盖面,实现医疗机构三级体系“全覆盖”,推出全行业预付资金存管机制,构筑预付费市场的信用体系,推动京津冀晋信用科技实验室在石景山落地。

        在本届论坛上,北京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并上线。围绕信用赋能企业融资发展,北京市建设了市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打造“统一底座、统一服务、统一闭环”的融资信用服务体系。该平台汇聚多维企业数据超2000亿条,全面覆盖工商、税务、社保、公积金、信贷流水等高价值数据项,合作金融机构80余家,帮助3万余家企业获得贷款1680亿元,使信用为普惠金融服务赋能。

        论坛期间,发布了本年度信用领跑企业和信用领跑园区名单。作为北京推进社会化信用激励措施的重要抓手,信用领跑行动持续吸引近千家首都经营主体参与申报,培育出信用领跑企业413家、信用领跑园区21家,有效增强了企业信用意识。围绕数字经济与信用建设,多个企业代表进行了主题发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分享了在数据跨境流通便利化方面的探索成果,建成了全国首个数据托管服务平台,推出了个人信用信息加密托管存证服务,成功实现数据最小化出境。朴道征信有限公司分享了征信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了市场化信用信息中枢,满足了数字金融发展需求,形成了对基础征信服务的有力补充。

        社会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之一,对于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北京将充分运用信用手段释放经济发展活力,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以坚实的信用基础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拓展信用在行政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深层次应用,推动信用服务市场高质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