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市政控股科研人员正在调试研发装备资料图(资料图) ■企业/供图
22项科技创新项目均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标,新型专利获得授权达34项,科技创新预计可实现经济效益850万元。2024年,顺义市政控股集团,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在各级科技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产学研合作、科技项目落实、成果转化应用、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也走出了一条传统国有企业的科技革新之路。
顺义市政控股集团以水、气、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主营业务为核心,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24年立项的浓缩液制石灰浆系统改造、自动水力平衡调节系统研究等22项科技创新项目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标。获得焚烧发电、污水处理系统等领域专利34项,顺义市政控股集团所属大龙供热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同时,顺义市政控股集团着眼未来,积极储备2025年科技项目,各所属企业围绕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5年,集团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与成本管控的有机融合,以实绩实效为主要目标,谋划和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并定期调度,加快落地。2025年计划实施科技创新项目35项,重点包括燃气公司压差发电、自来水公司地表水厂工艺优化、大龙供热多能源耦合供热、恒锋市政PE管带压阻断、水环境精准曝气、润慧通智慧验车、汇能数智超融合服务器建设、领先发展公司给水泵冷却水回水改造等。”顺义市政控股集团生产经营部经理宋海峰介绍说。
科技创新项目的频繁落地,离不开系统的顶层设计。近年来,顺义市政控股集团逐步建立健全创新管理体系,出台《科技工作管理办法》《2024年科技工作指导意见》等制度,保障科技创新政策落地,持续提升科研能力、构建创新生态,为科技创新工作扎实开展奠定了基础,为促进市政控股集团建成创新型企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顺义市政控股集团所属企业围绕生产经营重点,积极“走出去”、主动“请进来”,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以来共外出考察学习174次、专业授课67次、交流沟通27次,不断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探索生产经营领域全新科技解决方案。
顺义市政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市政控股将持续夯实科技创新根基,加快产业革新步伐,用创新赢得未来、用科技服务民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