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五湖一线”水毁修复工程二标段施工现场 ■记者 刘偶/摄
晓月湖完成30%,园博湖完成70%,宛平湖全部完成,管线及自动化工程也已完成50%。近日,永定河“五湖一线”水毁修复工程二标段迎来新进展。记者从施工方北京建工城乡集团通成达公司获悉,该项目正在加紧进行余下湖泊和管线修复,提前6个月完成合同工期节点,预计整体工程将于明年年底前完工。
自三家店至宛平湖末端,永定河“五湖一线”水毁修复工程分为五湖水毁修复和管线修复两大部分,其中五湖区总修复长度约18.4公里,涉及门城湖、莲石湖、园博湖、晓月湖、宛平湖五大湖区;管线修复总长度53.6公里,涉及右岸循环管线、左岸再生水管线以及右岸滞洪水库供水管线。其中,二标段负责修复园博湖、晓月湖、宛平湖以及4公里管线,包括河道平整与主槽整形、护岸修复、跌水修复、滩地平整、道路交通修复、植物防护、管线修复等多项内容。
园博湖本次总修复长度约5.2公里,是二标段中修复面积最大的湖。项目技术负责人陈立超介绍,为了重建防护坡,平均1公里河道护坡就使用了5万平方米铅丝石笼,整个园博湖铅丝石笼用量达3.7万立方米,修复用土方量达到23万立方米。施工方组建了包含60余台大型运土车的大型运土车队。仅运土一项,就先后出动近1万车次。
园博湖下穿京原铁路河段,是本次项目部修复的难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京原铁路桥位于园博湖北侧,全长316米,横跨整个湖区,桥下8根混凝土桩支撑着整个铁道桥。为确保铁道桥防洪安全,项目部在铁路桥下方,设置了长132米、宽3米的前戗结构,提升桥下河床防洪性能达80%以上。“相比常规前戗结构,我们本次采用超深梯形前戗设计,总深度达7米,比常规深度增加40%左右。”陈立超告诉记者。在施工时,深前戗结构采用1米1层的钢筋石笼台阶式分层码放,石笼内石料全部由人工筛检,只选用15厘米至40厘米直径的卵石。在石笼被全部码放完成后,施工人员再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灌缝处理,确保结构稳定。
陈立超告诉记者,在管线修复中,为确保辖区内所有管线零隐患,项目部利用智能机器人探伤设备,对辖区内所有管线进行Ι级探伤。通过对管线进行约50公里探伤测试,相比原有勘察报告,又额外发现3处隐患点位。这几处漏点裂纹宽度不足2毫米,仅用肉眼检查,难以发现。
陈立超介绍:“我们将重点针对辖区内卢沟桥和小清河断桥两处文物古迹区河道进行修复,目前修复方案已上报相关单位。如果进展顺利,修复后的卢沟桥桥下景观,将在明年年初以全新面貌亮相。”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