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一期正式运营 ■记者 董一鸣/摄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作为“京西工业智造新高地”,正打造集总部办公、低密独栋、数据中心、人才公寓和网红商业街区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近日,园区一期正式开园,进入全新的运营阶段,将吸引优质的科创企业集聚,推动石景山区产业创新发展。
优质企业签约入驻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与石景山区政府共同建设,分为先导区、核心区。其中,位于石景山古城创业大厦的先导区已于2020年开园。位于石景山区八大处路的核心区,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分两期开发建设。“目前,园区一期正式开园,进入全新运营阶段。二期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竣工交付。”北京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喻专说。
截至目前,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先导区已汇集诸如中航信、远舢科技、首钢朗泽、浩德天工等36家行业重点企业。在业态分布方面,园区围绕5G+工业互联网、展览展示中心、硬科技孵化器、人才实训基地、示范产线、国际会议中心、测试验证平台、工程实验室8个方向展开规划。“为帮助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居生活,园区二期还建设了近2万平方米的高端人才公寓,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居住生活问题。”喻专说。
未来,产业园将聚集近150家工业互联网企业,创造年产值500亿元,预计可以带动1.5万人就业,地均产值有望超过每平方公里1000亿元。
商业配套年后开业
走进园区一期商业街区,颜色靓丽的商业主题展示画面十分夺目。“快乐购,快乐GO”“‘邮’点意思”等与零售、快递、咖啡店等业态相结合的巧思标语,营造出了轻松、惬意的街区氛围。
园区一期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其中,近2万平方米商业配套和2万平方米景观园林,随着商业空间的焕新亮相,有效地提升了园区商业氛围和活力。“一期商业空间由地上2层底商、局部地下1层及整栋5层构成,凭借商务会客厅、美食聚集地、元气补给站、社交新聚场等丰富的商业形态,打造了集商务社交、潮流体验、便利购物、亲朋欢聚于一体的全新生活场域,为入驻园区的企业员工提供了丰富的商务和生活服务。”喻专说。
园区一期3号楼B座作为商业中心,通过引进网红餐饮、潮流零售、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等众多商业品牌,打造京西网红打卡地,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年轻人和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者。“目前,员工食堂和入驻商务餐饮品牌均已进入店铺装修阶段,其中,员工食堂近期将开始营业,商务餐饮预计2025年春节后可开业。”喻专说。
目前,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已与东里啤酒、钻石街、正东涮肉、百灵鸟餐饮、7-11、拾光咖啡等商业品牌展开合作。喻专表示,园区将携手更多知名商业品牌,打造有品位、有活力的“科创商街”,形成工业互联网独具特色的商业集聚,为“高品质生活圈”注入全新活力,并与入驻园区的各商业品牌一道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强化园区专业化运营力度,激发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更大的活力,实现产城融合式发展。
“党建红”引领“科技蓝”
自园区建设运营以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带领中关村建投公司旗下工业互联网公司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聚合,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助力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持续攀升。
园区建设期间,工业互联网公司将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目标相结合,组织开展“工匠话初心”“微党课”“追寻红色足迹”等活动。匠心独运结硕果,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一期荣膺绿建三星、LEED金级认证等重磅殊荣。
“强招商、拼服务”是工业互联网公司探索搭建园区产业生态的创新举措,为提升招商服务工作质效,工业互联网公司组织产业培训,拓展和提升党员、干部服务产业发展的视野、提升其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招商队伍。同时,工业互联网公司引入中关村发展集团集成服务产品,探索形成自身有特色的服务产品,打破企业信息资源壁垒,为双创企业提供服务支持。
目前,园区二期正在建设当中,就建设好高品质的园区,创新培育好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喻专表示,“下一步,工业互联网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科技发展方向,实时优化产业布局,引进和培育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新兴产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此外,园区还将打造产业服务平台,推动基金投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实现园区产业聚集,擦亮‘中关村’的金字招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