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我加入到东南港项目团队中。借助首发集团“十四五”时期发展物流产业板块的契机,团队开始铆足精力,准备大干特干,按照常规步骤推动东南港项目前期工作,随着项目的推进,逐渐暴露出因时代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纵横交错的历史遗留问题,就如同老榕树的根系一样盘根错节。于是,我开始从城市档案馆、公司档案馆以及各位前辈们那里收集历史资料,字斟句酌仔细研读,梳理清楚了项目从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发展至今的历史沿革。就这样,东南港项目的历史面纱被一层层地掀开,并重新赋予了它新的面貌。自此,我也逐步深度参与到东南港项目前期手续、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等工作中。
深耕项目 打破问题屏障创新工作机制
随着东南港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又历经了新的变化,新的问题也涌现出来。项目所在地的行政管辖权变了,属地政府完全不清楚项目情况,甚至认为我们做不好物流项目。领导得知相关情况后,提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并鼓励我多向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推介项目,这个过程可谓是“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于是我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向属地政府争取交流的机会,从最初的与具体工作人员一次次的口头推介和交流,到向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专题汇报,一步步深化宣传项目的优势和意义,最终,东南港项目作为重点产业引入项目获得政府、专家的一致认可,成功实现项目产业入区。
为了更快地推进东南港项目落地实施建设,我不间断地与属地政府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将规划的问题和土地确权的问题一挖再挖,找准“卡脖子”的症候,逐个击破,实现在没有道路定线的情况下完成了拨地钉桩的工作,并取得指导项目实施的核心规划条件。通过沟通探讨,寻找途径,解决了原国土证没有坐标的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土地权属审查,并在原土地证未注销的情况下办理了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同时保留了原土地证上项目用地以外的国有土地。
为助推项目快速获得政府部门审批,我提前与属地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对接,准备各项审批材料,确认每个审批要点和细节,夯实工作基础,力求无缝对接,最终实现立项核准、规划许可、建设许可等手续当天申请、当天获批的突破性进展。我们的团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充分举证,并采取内部讨论、外部协调等方式,最终,项目获批了全部的规划指标。
多措并举 争取资金支持保障公司利益
一个好项目,不只是建得好,还要有好的政策支持。本着能申尽申、应报尽报的原则,我们积极争取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支持。2021年8月,东南港项目成功纳入“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新基建”北京市唯一智慧枢纽工程;2022年8月,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第一批基金支持项目,是北京市唯一入选项目,获批1.35亿资本金低息资金支持;2022年10月,项目成功入选北京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应用国资预算支持项目,获批2800万元资金支持。未来,将继续抓住经济恢复的重要窗口期,从民生保障、应急保供、新基建、新能源、数字产业、绿色园区、设备购置和更新等角度,挖掘利用好中央及地方产业政策,助力项目建设及业务发展。
作为东南港项目规划设计的牵头人,为建设符合首发标准、符合首发定位、符合百年首发发展要求的高标准的物流产业项目,我不断学习研究国内外先进的物流领域的设计、建设、运营理念,查找优秀案例进行学习研判,引入国内最高标准绿建三星和国际广泛认可的LEED金级的评价标准,秉承智慧、集约、高效、开放的现代物流理念,打造花园式园区。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精雕细琢每一处设计细节,既保证品质,又确保实用,公司领导也对核心环节逐一确认,最终设计方案获得政府部门和集团领导的充分认可。
在推动项目进度的过程中,在东南港项目一期入区时,将政府积极落实二期指标事宜写进入区协议,通过推进集团与属地政府签署备忘录,将每年税收承诺降低了约5000万元,争取到其他较为有利的入区条件并适当降低了我方责任。在土地出让时,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初审意见,一次性获批全部规划指标,以划拨转协议出让方式成功取得国有土地,且无市场竞价,以合理地价取得项目土地,较原评估价下降近1亿元。
感恩首发 企业文化传承铸就个人成长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来到首发以来,我努力学习投资领域相关业务知识,从学习什么是投资,到如何投资,再到投资落地一个优质的智慧物流项目,我个人可谓是实现了一次成长的蜕变,这离不开公司对我的栽培和认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公司为我们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也要对自身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未来,我会秉承首发集团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内涵,干负责任的事业、做负责任的人,担当尽责、服务社会、善作善成,做一名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勇于创新的首发人!我将凭借龙腾虎跃的干劲、敢入虎穴的闯劲、坚韧不拔的韧劲,努力将东南港项目打造成为高品质工程、高水平服务、高效益经营、高效率管理、高科技应用的国内领先的智慧物流园区项目。
(作者单位:首发集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